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凌佛私房言語

網路裏的http://www.tri.org.tw/per/31/31-61.pdf
TRI.ORG.TW
留言
  • 劉秀美 凌佛私房言語 ~凌佛是不來往的極好朋友~也就有這樣了解這樣的介紹我的書的方法~她的文字修練真是驚人的深妙!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植物園文化]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雲、戶外和大自然
(兩人高的巨大砥石位置於圓山遺址)
[植物園文化]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
2018.12.19植物園文化探勘寫生旅行
至今還未在維基百科登錄的[植物園文化]和樹林鎮的狗啼山遺址新店潭底遺址~以及新莊營盤口遺址~共稱為[植物園文化]
根據國際通行辦法~是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萬華很幸運地擁有這份殊榮!擁有[植物園文化]
時間距離現在大約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500年
到底是誰接生了這位古老的嬰兒?他又是何時被帶到台灣的人間?
1896台灣日治時期開始的第二年~受台灣總督府之託 ~東京帝國大學派出[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人類學]四門學科專家來到台灣~
於1900(明治30年)日人佐藤傳藏氏發現植物園和圓山貝塚一樣擁有地層下的多文化遺址
又稱為[貝塚文化]

(很不幸的~
貝塚即是人類生活聚落的垃圾堆)
最早從圓山遺址發現的這個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遺跡
考古學統稱為[漢人文化][圓山文化][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植物園文化]
當時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砥石~在圓山貝塚附近發現有兩人高的巨大砥石仍然矗立在地表
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教授宮原敦感動之餘 ~自資為這塊砥石建造保護亭~並買下附近土地~同捐贈給台北市永遠保管~使我們至今還看得到古代用具的真實遺址-----

在早期鋼製刀器還未發達~每個家庭用砥石磨菜刀是很重要的工作 ~如果你家還有~趕快收藏起來~來自日本的教授 ~深知 台灣圓山貝塚遺址有這巨石的珍貴性!願意由自己出資保護此大自然遺產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mountain.u-outdoor.com%2F1017.html%3Ffbclid%3DIwAR352cwPiAu0I-TwFkvFfAPbd0q7rz4ifUUIg8gMZwJhbqzZhsL1BtsJLDg&h=AT07a8a-ltx0tRm4KNFP38yWytQwEbnP9Dp_lgHwNumI3d8V3kyo8jAbpVpVSMMpyLyXQ_yIwXvUY6Po5-IK7XBI3wyh8g7h_sSy-lE0h1VIrbRybyoi4Wpo8w4jTSW0Rig



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西班牙之夜晚~從唐吉軻德談到城殤文學~朱點人和郭秋生

(圖片: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畫家沉育美作品)
今天我們談到明治時期出生的兩位文人~一位是朱點人~1903出生於萬華,1918自老松畢業~在日治時期以漢文書寫台灣白話文~二戰後不滿國民政府統治方式與228事件~加入台灣共產黨 ~1949白色恐怖時被捕~1951遭到槍斃
他以島都心臟地帶(北門巡撫司)~寫出[秋信]一文
這是當時一群文人奮力將台灣話文
以啟蒙無產大眾~並凝聚台灣民族意識~並決議若漢字無法多音節另創新字~想要言文一致~統一讀音
初次誕生的台灣白話文有如嬰兒降生世界
以那時的景象 ~此文學仍然十分具藝術性和秀典
是台灣文學史的第一步
前清台北城的建築物在日據初期即被移除或移做它用
城殤小說的出現於1935年末
出生於1903明治36年的朱點人
是萬華人
他所留下的文學成就被譽為台灣文壇的麒麟兒
曾經寫一篇[秋信]
描述一位前清秀才留長辮子穿戴黑的碗帽仔黑長衫黑的包仔鞋
闖入台北府城的萬國博覽會
引起種種的笑柄
他尋找心中舊日的撫臺衙
被人力車夫拖到了植物園內的撫臺衙前
園裡一個人也沒有
只有微風吹著敗葉
沙沙作響
循著前清老秀才的步屢
走在撫臺街高冷的街道
地表上洋樓姊妹成林
昔日撫臺街衙門如今移到植物園
近代史更迭全在萬華開卷
另一位是郭秋生
出生於1904他曾任[街頭寫真師]
寫一篇[王都鄉]
描述一位殘疾人在父母死後
發現自己無生存能力
拋棄家庭出外流浪行乞
在北門城牆
觸摸前清最老的石痕和磚紅
文學麒麟兒寫
乞者依北門行乞
城牆一抹夕暉 ~他看到北門不遂
當街示眾了無生機
廢物拖屍殘喘
感受北門被鞭屍暴屍
畫一縷古魂
老艋舺盡是_千絲萬縷的人生
朱點人文章精采片斷
「在車裡的時裝——和服、臺灣衫、洋服的氛圍裡,突然闖進斗文先生的古裝——黑的碗帽仔、黑長衫、黑的包仔鞋,嘴裡咬著竹菸斗,尤其是倒垂在腦後的辮子……儼然鶴入雞群,覺得特別刺目。」

但是驕傲的老秀才是不可能屈服的,他一向認為是世風日下,大家不懂得傳統文化的好,所以:「他接著眾人的眼光,像受了侮辱,一時很難受,但旋即不以為意地斜著眼角,把眾人睨了一眼,泰然自若地坐下去。」然而這樣的驕傲撐不過幾分鐘,很快地,火車要開了:「當車長的笛聲剛在鳴響的瞬間,他急急的把兩耳掩住,塞避火車的汽笛,引得車裡一陣的哄笑。」
另外一篇
火車把國家運送進來,國家再下令把新鮮的生命運送出去,《殺鬼》的另外一個場景則描述了「徵兵」。一名原住民男子尤敏被徵召上戰場,他十歲的女兒拉娃就在他上火車時,「手緊抓住車椅,雙腳纏著父親的腰,以『人鎖』留人。」無論身旁調派多少士兵拉扯,拉娃始終不肯放開,如何勸誘她都沒有用。最後,日本軍官下令不讓拉娃吃任何東西,但源源供應食物給尤敏,要動搖拉娃的意志。然而拉娃始終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越來越有精神,人們這才發現:
「原來,尤敏用磨利的指甲割破自己的肚皮和拉娃的腳,等兩邊的傷口瘉粘,長出的血管互通了。由敏把養分輸給拉娃,拉娃把睏意輸給尤敏,他們是生命共同體。」
如此血淋淋的生命共同體,終於勉強留下了尤敏的一條命,他們從此就這樣粘在火車上。在這裡,甘耀明象徵性地寫出了一個有點複雜的概念。人們確實無法抵擋火車(=現代化=工業化=國家機器)進入關牛窩,但即便人的生活已經被塞進火車裡,每一個人都還是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抵抗這些東西的負面影響。抵抗不見得是大規模的行動,也可能是身體層次的拒絕合作,雖然它很微小,但它的意志還是可能很堅決。然而在另一方面,甘耀明除了寫出「個人的抵抗是有意義的」,還是透過故事批判了造成這一切的遠因,那種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但對當時的人來說完全陌生、強行進入台灣人生活的現代國家力量。當然,我們不需要因此討厭「火車」,而是要在面對下一條進入我們生活的「鐵路」時,能夠更小心地去避免那些附帶的負面效果;或者,我們要更戒慎地避免,去成為那種製造出「殺人的大鐵獸」的人。
圖像裡可能有6 個人、包括 Spica Wobbe 、劉秀美、雷美月和吳月圓、微笑的人、大家站著、夜晚和戶外

2018.11.24艋舺美術寶盒 ~西班牙唐吉訶德之夜




回返故鄉~萬華
育美老師旅路
(看了這張育美老師發表的圖畫 ~實在太令人感動 ~如果萬華人都這樣尋古~萬華救活起來了!)
2018.11.24艋舺美術寶盒
~西班牙唐吉訶德之夜
熟女們辦家家酒欲罷不能
老師買來熱情西班牙舞曲營造氣氛
月圓服裝公司提供服裝及造型設計
育美換上新婚禮服變身皇家公主
劉敏百變女郎蛻變鬥牛士
昀儒出入女男之間毫無違和
蔡麗豪邁瀟灑依舊
宜蓁珀姈徐婕麗玲艷驚四座
美月素月靜如可愛爆表
即興上演鬥牛槍戰爭風吃醋獻媚戲
星探們探照燈照過來吧⋯⋯
~~·~~~·~~~~~~~~~
以下是育美分享的補充,謝謝她深化課程的精神~
選後秀美老師被計程車司機逼問:
「為何台灣會這樣?」
老師説「你在做生意養家,要成熟面對,是爸爸就要把孩子教出來⋯」
於是,一群瘋狂的人用認真的態度,玩出唐吉軻德筆下的嘲諷,敗德社會猶有堅持理想的獨行,富有背後有反省,留下支持,支持苦難與公平。
萬華也有過這樣的美:
1903朱點人「秋信」
1904郭秋生「王都鄉」
這些城殤小説,在個人、社會、國家轉折時代映照出餘暉,戰後斷裂使台灣昔日文學不能延續,只剩梁實秋、林語堂等⋯
透過玩耍解構重構,玩出鮮豔細胞,玩出客觀,深化內在,期望用作品感動人
謝謝秀美老師教我們從文學、美感回顧古典的人性和自然,了悟共同的來處,在爆笑之後的靜默中感知人類原始的悲憫
(照片取自網路 ~和萬華日治時期街道很接近)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