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With: 劉秀美老師
自在說 第七課 失憶
大概因為把銀髮在街上的寫生的照片放在面書,引來不少傳媒朋友的關照。今天的課就有港台的朋友來觀察。明天的會有明周的朋友來。不肯定是好是不好。
銀髮們都不怕鏡頭的。他們上街文遊行到立法會見記者都不是一次半次的事。猶豫的是我,怕自己的計劃未成熟,未周全,錯過有用的資源,而沒有更好的推進。
另外,台灣評論朋友林正尉也在面書看到了,謝謝他馬上給我介紹在淡水推行國民教育的劉秀美老師,隨便在網上查查,也可以找到很多資料及相關論文。
如《光華雜誌》,就以「美術療癒社會」來形容老師的計畫:
「民間推動的藝術改革運動「國民美術」,讓許多從未受過訓練的民眾提起畫筆大膽創作,這些人包括白髮蒼蒼的老人、長期遭受家暴的離婚婦女、被迫或自願出賣肉體的少女、因職業傷害造成身體殘缺的工傷者、遠嫁來台的東南亞籍媳婦等等。
這群底層創作者,脫離傳統繪畫的既定認知,直接訴諸自身的情感與遭遇,畫面中所呈現的二戰末期空襲恐慌、祖母祭拜亡魂的幼時回憶、工傷者的斷臂之 痛,甚至經期中的浴血女人……。這些曾經或現在,發生在我們週遭的真實畫面,不僅在學院體制外補白台灣美術史的空缺不足,也讓創作者透過畫作自我療癒,並 奪回屬於自己的文化解釋權。
1992年即投入「國民美術」教學的劉秀美說:「有了藝術,一個人就會很強壯。」
老師非常著意主體身份的建立,(底層)個人故事在社會脈絡下如何被壓下去,又如何被再次呈現。這就不只是一種個入治療的方法,而是有關公民充權、弱勢文化的發言權、小歷史抗衡大叙事的政治文化了。從社群藝術看,她的主張清楚完整,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所說的: 「創作人權」新主張、超越學院的在地精神以及成立國民美術館。
劉秀美的生命對白(民視異言堂)
可惜,仍未有更多的時間去細看,特別想知道是實踐方面的思考,如何誘發故事的開始? 如何增強參與者對自己及美學的信任,如何把問題意識成為共同的追捕的目的? 月底會去三天台灣,一定要去淡水看看,也把文章好好讀一讀。
說回今次自在說,我們談起記憶這個話題來。
瑞燕原來曾經輕微中風,幸而發現得早,多得兩位醒見家嫂發現她語無淪次,因此及早入院診療。現在兩位好媳婦還會常常跟她搓麻雀,很幸運。
但妙嫻故事卻大大不同,原來九七前後他丈夫曾突然失蹤十天,後來有街坊發現他在修頓公園,才知道他原來中了風,不懂回家,可能之前受了生意不如意, 又沒有原本在觀奇洋朋服的工作的雙重打擊而爆了血管,「也真不知他如何活過來,衣袋裡明明有五百多元,卻不懂買東西吃,不懂坐車回家,全身惡臭…..我又 要工作,又要照顧他,便送了他到私家的老人院,點知,才去了一更,看護便打電話來說,他不見了,我好嬲啦,老人院點可以把問題俾翻我呢? 我又點知道在哪裡找? 好彩,大仔後來看見爸爸在公厠後面的小公園,是他平日常去的地方,原來他竟然認得路回土瓜灣,後來我們還是送了他回老人院。…..一直都唔認得人,見他坐 在升建機門口,看見的來,他便笑,姑娘都說他只是認得我。」妙嫻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說到這裡才有一個小小的微笑。。
當大家說起記憶時,大家都默然,而我也很怕自己失憶,因為父親也是中風過世的。
另外,台灣評論朋友林正尉也在面書看到了,謝謝他馬上給我介紹在淡水推行國民教育的劉秀美老師,隨便在網上查查,也可以找到很多資料及相關論文。
如《光華雜誌》,就以「美術療癒社會」來形容老師的計畫:
「民間推動的藝術改革運動「國民美術」,讓許多從未受過訓練的民眾提起畫筆大膽創作,這些人包括白髮蒼蒼的老人、長期遭受家暴的離婚婦女、被迫或自願出賣肉體的少女、因職業傷害造成身體殘缺的工傷者、遠嫁來台的東南亞籍媳婦等等。
這群底層創作者,脫離傳統繪畫的既定認知,直接訴諸自身的情感與遭遇,畫面中所呈現的二戰末期空襲恐慌、祖母祭拜亡魂的幼時回憶、工傷者的斷臂之 痛,甚至經期中的浴血女人……。這些曾經或現在,發生在我們週遭的真實畫面,不僅在學院體制外補白台灣美術史的空缺不足,也讓創作者透過畫作自我療癒,並 奪回屬於自己的文化解釋權。
1992年即投入「國民美術」教學的劉秀美說:「有了藝術,一個人就會很強壯。」
老師非常著意主體身份的建立,(底層)個人故事在社會脈絡下如何被壓下去,又如何被再次呈現。這就不只是一種個入治療的方法,而是有關公民充權、弱勢文化的發言權、小歷史抗衡大叙事的政治文化了。從社群藝術看,她的主張清楚完整,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所說的: 「創作人權」新主張、超越學院的在地精神以及成立國民美術館。
劉秀美的生命對白(民視異言堂)
可惜,仍未有更多的時間去細看,特別想知道是實踐方面的思考,如何誘發故事的開始? 如何增強參與者對自己及美學的信任,如何把問題意識成為共同的追捕的目的? 月底會去三天台灣,一定要去淡水看看,也把文章好好讀一讀。
說回今次自在說,我們談起記憶這個話題來。
瑞燕原來曾經輕微中風,幸而發現得早,多得兩位醒見家嫂發現她語無淪次,因此及早入院診療。現在兩位好媳婦還會常常跟她搓麻雀,很幸運。
但妙嫻故事卻大大不同,原來九七前後他丈夫曾突然失蹤十天,後來有街坊發現他在修頓公園,才知道他原來中了風,不懂回家,可能之前受了生意不如意, 又沒有原本在觀奇洋朋服的工作的雙重打擊而爆了血管,「也真不知他如何活過來,衣袋裡明明有五百多元,卻不懂買東西吃,不懂坐車回家,全身惡臭…..我又 要工作,又要照顧他,便送了他到私家的老人院,點知,才去了一更,看護便打電話來說,他不見了,我好嬲啦,老人院點可以把問題俾翻我呢? 我又點知道在哪裡找? 好彩,大仔後來看見爸爸在公厠後面的小公園,是他平日常去的地方,原來他竟然認得路回土瓜灣,後來我們還是送了他回老人院。…..一直都唔認得人,見他坐 在升建機門口,看見的來,他便笑,姑娘都說他只是認得我。」妙嫻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說到這裡才有一個小小的微笑。。
當大家說起記憶時,大家都默然,而我也很怕自己失憶,因為父親也是中風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