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1.27
中壢工作站的美術結束了
卻在心中留下滿滿的感動
年輕人歸鄉團結在此聚落
如說工作會奪命
他們的確是工作超額超時了
我很榮幸能將美術帶向這個地方
我看到21世紀的如此稀有青年
他們清正的思想不向權勢低頭
他們必須是文人藝術家
同時又承擔勞動生活和辦公室繁瑣事務
他們扛起了大桃園的搶救和街頭運動
以及文化和藝術的推廣
妙的是有一個這樣的里由里長帶隊熱愛藝文活動
里民都豪邁的投入各類專業項目的義務協助
當我處在這樣的地方
又會覺得台灣充滿了希望
卻在心中留下滿滿的感動
年輕人歸鄉團結在此聚落
如說工作會奪命
他們的確是工作超額超時了
我很榮幸能將美術帶向這個地方
我看到21世紀的如此稀有青年
他們清正的思想不向權勢低頭
他們必須是文人藝術家
同時又承擔勞動生活和辦公室繁瑣事務
他們扛起了大桃園的搶救和街頭運動
以及文化和藝術的推廣
妙的是有一個這樣的里由里長帶隊熱愛藝文活動
里民都豪邁的投入各類專業項目的義務協助
當我處在這樣的地方
又會覺得台灣充滿了希望

2015.10.27
哈哈哈~社造要贏不能認素啦~
在傳媒上~你們將街上鄉里居民寫[素人]
已經喪失中壢街文化主流的地位~
中壢街搶救在即
他們目前正要成為主導~
告訴社會~他們的特色和價值~
當年台北市南京西路的圓環被改為如今的樣子 ~
就是代表生活者的文化是邊緣非主流~
政府和社會不跟從我們~但我們自己可以為自己命名啊!
不一定要如此被馴化和認命~
台灣的知識分裂和矛盾
就來自現實的不平等 ~
我們需要群眾參與社會運動~
然而如果他們是[素人]?
文化的素人?
他們沒辦法自這個階層為鄉土做戰~
除非他們是土地的主人 ~
思想和文化的主流人物~
才能讓對方畏懼~一個國家有聰明的工人~
是不法政府所害怕的!!!
這才表示他們和知識份子平等~
可以一起合作對抗不正不義的政府和法律
世界上的民主國家沒有將國民創作分等級只有台灣
(美/英/法/德/丹麥/荷蘭瑞典---)
今晚是[中壢街拾光工作室]四堂藝術營之最後一堂,
我帶著臨別的ˊ祝福走向教室,
看到十分純潔的他們,
想起民國75年時,在淡水公明街和四位鎮上朋友組織[淡水茶友會]的往事,
最後我們拆夥了,
我告別伙伴 ~走向全國推廣國民美術運動,一直到如今------
這幾年間,台灣的[都更],如火如荼的瘋狂進行,
各路專業人士,充滿了雄心,要更新過往舊日社會,
學院/知識份子/和專業經理人/口中日夜掛帥的~
[在地]和[鄉土]的終極到底是甚麼?
鄉土還可以深化到如何極致?
要如何代表新價值和新意義?
有沒有人有才華創建它的新價值和新意義?
面對中壢老社會,
工作室所在位置,剛好是一整排在地人古老透天厝,
面對溪流對面的現代超高層社區,
我們到底是要將中壢老社區幻化為大學城(目前環繞五所大學)
還是複製一個[中壢華山]或是[中壢光點]或[中壢誠品]?
當我們疲倦時!套裝的文化成堆立在眼前,
就像連鎖咖啡館一樣~購買品牌就行!
何況文化是見仁見智的行為,
從來沒有人因此被訴訟或判刑 ,
放一頂斗笠和擺幾個老甕,是以往社會靜物式的表面鄉土,
在此地~
令人感動的是社群中充滿了穿梭不停,走動著的----
戰爭前,戰爭中,和戰爭後,的人們,
他們的一生,不可能重來,
他們的一生,用的是青春和鮮血,
回朔過往----
是要重整價值觀,
改變我們出生以來的文明,
以及在禁錮年代,無法舒發的正義感吧!
如此回頭尋找最初生命初衷,
重整歷史的尊嚴,
回朔內心的深處,
尋找自我天性的能量,
重新發展自己.
在人生的中途,
這樣重建的鄉土,才會充滿力量和生命,
值得我們獻身和服務,
課程是策略,
群眾解釋自己文化,用文學導讀自己鄉土才是目的和結果,
如果在地化和尊重鄉土不是口號和說帖,
如此回朔歷史的價值,才是一種新鄉土精神 !
祝福這群年輕伙伴,
和台灣所有地方工作室不同的是,
他們的語言,從沒有說要去教民眾美術,
他們深深知道,學術文化的源頭來自璀璨迷人的現實人生,
他們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報業鉅子 ~中壢街拾光工作室
2015.10.20 7:00 ~9:00 pm
台灣大電影~感謝
1童年的內在和內向[凝視]繼續連結這一生的孤獨成長~發展成作品 ~畫家要的不是各處古蹟 或收集民藝品~而是和生命對應過的小段小段往事和歷史-----
2015.10.20 7:00 ~9:00 pm
台灣大電影~感謝
1童年的內在和內向[凝視]繼續連結這一生的孤獨成長~發展成作品 ~畫家要的不是各處古蹟 或收集民藝品~而是和生命對應過的小段小段往事和歷史-----
2青春的印記~金城紀實~在祖父2000過逝時是92歲~他是明治時代的人~留日就讀早稻田大學~戰後他不願意學北京話終生說日語和臺語~我參加救助老人住宅行動
3
在童玩~中壢孩子獨特的跳格子遊戲 ~有休息區~有兩隊面對競賽~有攻進對方城堡~這是特優基因吧~刷新世界跳格子競賽了
4中壢的生命是水~獨特的地方見解~社區的新途徑 或許處於內地~大桃園中心點的中壢 ~水才是它的精彩舞台!和石門水庫一樣高的伏流步步都是
5國語日報
6里長提醒照顧長者的重要
7喜歡自然科學~支持尼斯水怪
8特立獨行的帥祖母 ~我要記憶她
9祖母的形象是勇敢和承擔每種創作都以她的生涯為主題:永難忘
10栩栩如活的地方人物~佩服!!!中壢豬的臉是肥兜兜的---還有老店老闆娘衣著華美
3
在童玩~中壢孩子獨特的跳格子遊戲 ~有休息區~有兩隊面對競賽~有攻進對方城堡~這是特優基因吧~刷新世界跳格子競賽了
4中壢的生命是水~獨特的地方見解~社區的新途徑 或許處於內地~大桃園中心點的中壢 ~水才是它的精彩舞台!和石門水庫一樣高的伏流步步都是
5國語日報
6里長提醒照顧長者的重要
7喜歡自然科學~支持尼斯水怪
8特立獨行的帥祖母 ~我要記憶她
9祖母的形象是勇敢和承擔每種創作都以她的生涯為主題:永難忘
10栩栩如活的地方人物~佩服!!!中壢豬的臉是肥兜兜的---還有老店老闆娘衣著華美
中壢秋歌~2015群眾藝術營
共4堂課
2015.9.29 (週二)
1 : 中壢站到了 ~歸來和離去的軌跡
2015.10.6 (週二)
2: 銀鹽相片中的少年和少女~今日的祖父和祖母
2015.10.13 (週二)
3: 寫給老屋的一封信~母親在那裡?故鄉就在那裡!
2015.10.20 (週二)
4: 戰後第一個勇敢改革~創造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壢人(憨客的骨氣)
中壢秋歌~2015群眾藝術營
共4堂課
1中壢站到了 ~歸來和離去的軌跡2015.9.29 (週二)
2銀鹽相片中的少年和少女~今日的祖父和祖母2015.10.6 (週二)
3寫給老屋的一封信~母親在那裡?故鄉就在那裡!2015.10.13 (週二)
4戰後第一個勇敢改革~創造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壢人(憨客的骨氣)2015.10.20 (週二)
戰爭~終戰~日產~接收~二二八~戒嚴~白色恐怖 ~三七五減租~~~~~~~~~
~~~~~~~~~~~~~~~~~~~~~~~~~~~~~~中壢事件 ~美麗島事件-----------
--------------------------------------------
一個素樸的城鄉[中壢]
點燃了抗爭
點燃了[中壢事件]
率先全國
在漫長的38年戒嚴時期
帶動了延續至今的近代的民主運動
今夜國民美術首次抵達中壢
向這塊台灣民主聖地致敬
向憨客~充滿骨氣和浪漫的客族致意
火車到了中壢
一出站就感覺到這個雅緻的城市
散發的冷靜銳利氣息
建國路附近的巷子
像銀座植滿了行道樹
石板地面閃爍燈火
雖熱鬧但乾淨
這種乾淨不是政府清潔人員維持的那種
是家家戶戶的性格建立的
拾光工作室
一群熱血青年和鄰居鄉里打成一片
想向民間學習文化
保護環境
中壢的大街小巷還保留許多曲折的環狀道路
美極了
就像昔日嘉義市街的美妙曲線
如今沒有了
為方便汽車行駛都截彎取直
希望中壢保持這些環狀道路
美術的~幸福人生~只有自己知道
昨夜的課程:有一位伯伯,他居住在中壢數所大學的學生群中,
日夜看到工業設計科系的服飾結構精典圖式,
對這樣粗胚式的繪畫表達,
不予認可-----
遲遲不願下筆------
我只能跟他說美術有兩種,
一種是有認證資格的技術面美術,
另一種是自己人生的暫停,
自己生命的備忘錄,
它來自混沌不明的遠古,
它是個人生命搏鬥,生命盡力表達的密碼,
也是身處同時代人群共同的神秘密碼,
我們如此創作
形成生活方式
因而能夠激勵彼此
也才能將萬千生存中的苦難和挫敗
理解為[幸福的偽裝]
如此自娛娛人
第一堂課:這一生最重要的三件衣服
舊衣服除役的那一刻
代表它完成使命
幻化為無窮無盡的再生
到底是人老還是衣老
十一份
居住桃園時,常搭車上龍潭十一份,歸國學人宿舍區,找席慕蓉老師,
她的先生是歸國學人劉北海教授,慕蓉老師隨先生居住於此多年,
兒子安凱和女兒芳慈也在此成長,
老師少女時代的油畫,就掛在居家的大客廳牆面,
這些畫點燃了桃園地區當時很稀微藝術的烈燄,
去找老師時,看到這個墨綠的社區,
充滿著薄荷綠的空氣,
地下浮流,豐沛植物葉片也特別濃密
地下浮流,豐沛,植物葉片也特別濃密,
老師的廚房建於屋前,
我猜是為了保護自比京歸國帶回的巨幅油畫,
在小廚房裡,老師預備早已熟爛的冬瓜排骨饗客,
又細心將置於野外的碗筷,川燙給我用,
這時的晨光靜寂,空氣芬芳,
十一份的百年樹群,散發香氣蒸騰在空中,
這麼美好的地方,和美式百老匯的布景街,有甚麼相干?
人心需要安靜,始足以應對亂世洪流,
整個台灣喧嘩化,暴燥不堪,
哲學性空間越來越少,
社會在招商的急切摧逼下,
喪失傳統以來的大自然瑰寶,
治安失控,暴力橫行,自殺憂鬱症,正不斷漫延---
過去追逐山水之樂,人們只知~
來到十一份,是以石門水庫活魚三吃為號召,
颶風來臨,以觀看洩洪為刺激,
這是普羅百姓對自然的熱愛方式
過去對自然的追求,換到如今政府手中,
是離自己文明,更遠的百老匯影城風光
為甚麼?沒有更好的政治管理給民間?
曾有藝術家邂逅於此~為何這不是整頓地方資材的策略和方向 !
十一份的山林要毀太可惜了 ?
歡迎叔叔伯伯阿姨一起來畫畫、分享屬於你們的故事
國民美術強調的是大家的參與
沒學過畫畫也沒有關係
只要你願意與我們一起
此次特別邀請在萬華社大、淡水社大、大稻埕、剝皮寮都有帶過國民美術的劉秀美老師
要與我們一同來挖掘 中壢的故事
課程時間與內容:
9/29 中壢站到了 ~歸來和離去的軌跡2015.9.29 (週二)
10/06 銀鹽相片中的少年和少女~今日的祖父和祖母 (週二)
10/13 寫給老屋的一封信~母親在那裡?故鄉就在那裡! (週二)
10/20 戰後第一個勇敢改革~創造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壢人(憨客的骨氣) (週二)
★此次開班希望大家都能全程參與
★因場地因素,限額30名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承辦單位:桃園市大桃園鄰舍關懷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桃園藝文陣線、新興里里長辦公處
§§劉秀美老師
現職:國民美術教育家
經歷:1990年創始全國國民美術運動、電台主持,美術評論,和美術訊息報導節目、台北市公共藝術評審委員、全國法律扶助基金會受暴婦女藝術治療課程講師、終止童妓協會(展翅協會)受害少女藝術治療課程講師、新竹靖蘆大陸偷渡入境少女藝術治療課程講師
笑哈哈畫會、迪化街畫會、婦女展業協會、萬華/汐止/永和/蘆荻/淡水/社區大學講師
【杏福桃花園―畫話我們的新街溪:居民美術館開展活動】
文化就在巷子裡,每個人都會說故事,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是社區文化的根,但是,常常因為害羞、因為習慣了忽略、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說說故事」,所以常常聽見長輩說「文化很難懂」說自己的身上「沒有文化」「沒有故事」所以我們這次用草根藝術的方式告訴他們「你們可以!」
我們邀請劉秀美老師帶來有趣的國民美術課程,指導並鼓勵社區居民「人人都是藝術家」我們也透過這樣的方式重新去認識自己、認識社區、跟鄰居互動。另外,這一次也會同時展出陳裕旻老師帶著大家在社區周邊的寫生作品,以及在中壢攝影、寫生的成果。在地劇團陳家聲工作室、社區的居民、年輕人組成的樂團也將跟我們同樂!!
自忠二街,封街來唱歌跳舞吧!!!!!!!!!!!!!!!!!!!!
##歡迎帶一家一菜來跟好鄰居分享##
開幕時間:11/21 15:00~21:00
13:00~15:00 前置作業/場地布置
15:00~15:30 暖場迎賓:陶笛演出
來賓與媒體報到
15:30~15:40 開幕典禮開始、介紹來賓
15:40~16:00 來賓致詞
16:00~16:30 二胡班演出
16:30~17:00 樂器演出
17:00~18:00 陳家聲工作室劇團團長徐宏愷、演出曲目:6-8首
18:00~18:10 點燈/樂器演奏
18:10~19:00 一家一菜/共進晚餐/用點心
19:00~20:00 KG樂團
20:00~21:00 居民美術館及居民卡拉OK
(流程暫定,以學員、演出單位時間及實際狀況為主)
■指導單位:桃園市文化局、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主辦單位:桃園市大桃園鄰舍關懷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中壢區新興里辦公處、中榮里辦公處、桃園藝文陣線、柳橙園文化工作室、中壢拾光工作站、陳家聲工作室劇團、杏福陶笛班、KG樂團、林氏姐弟二胡國樂團
【杏福桃花園―畫話我們的新街溪:居民美術館開展活動】
文化就在巷子裡,每個人都會說故事,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是社區文化的根,但是,常常因為害羞、因為習慣了忽略、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說說故事」,所以常常聽見長輩說「文化很難懂」說自己的身上「沒有文化」「沒有故事」所以我們這次用草根藝術的方式告訴他們「你們可以!」
我們邀請劉秀美老師帶來有趣的國民美術課程,指導並鼓勵社區居民「人人都是藝術家」我們也透過這樣的方式重新去認識自己、認識社區、跟鄰居互動。另外,這一次也會同時展出陳裕旻老師帶著大家在社區周邊的寫生作品,以及在中壢攝影、寫生的成果。在地劇團陳家聲工作室、社區的居民、年輕人組成的樂團也將跟我們同樂!!
自忠二街,封街來唱歌跳舞吧!!!!!!!!!!!!!!!!!!!!
##歡迎帶一家一菜來跟好鄰居分享##
開幕時間:11/21 15:00~21:00
13:00~15:00 前置作業/場地布置
15:00~15:30 暖場迎賓:陶笛演出
來賓與媒體報到
15:30~15:40 開幕典禮開始、介紹來賓
15:40~16:00 來賓致詞
16:00~16:30 二胡班演出
16:30~17:00 樂器演出
17:00~18:00 陳家聲工作室劇團團長徐宏愷、演出曲目:6-8首
18:00~18:10 點燈/樂器演奏
18:10~19:00 一家一菜/共進晚餐/用點心
19:00~20:00 KG樂團
20:00~21:00 居民美術館及居民卡拉OK
(流程暫定,以學員、演出單位時間及實際狀況為主)
■指導單位:桃園市文化局、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主辦單位:桃園市大桃園鄰舍關懷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中壢區新興里辦公處、中榮里辦公處、桃園藝文陣線、柳橙園文化工作室、中壢拾光工作站、陳家聲工作室劇團、杏福陶笛班、KG樂團、林氏姐弟二胡國樂團
蔡濟民寫陳家聲演唱會
《陳家聲個人演唱會》觀後感:一場致1980年代初期至今的告解
藉由這兩三年桃園的藝文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以及今年的回桃看藝術節、龍潭魯冰花藝術季,才得以認識宏愷,但應該說直到今天看完《陳家聲個人演唱會》後,才透過其飾演的陳家聲真正認識他(或是我以為我認識他)。
《陳家聲個人演唱會》是由徐宏愷(本劇作者)飾演一名看似陽光樂觀且堅持理想的歌手陳家聲,但實則透過每一首現場的歌曲反應著1980年代初出生者的處 境;然則,那年代不會只是雷光夏〈我的80年代〉歌詞中的幸福美好,而是面臨經濟起飛、社會衝突、教育改革、政黨輪替、自主意識抬頭的時代,這齣劇則似乎 是為這共計三十年的時光做一小結,也如同照妖鏡般地映射出我這一批世代人的焦慮與苦楚。
國民美術強調的是大家的參與
沒學過畫畫也沒有關係
只要你願意與我們一起
此次特別邀請在萬華社大、淡水社大、大稻埕、剝皮寮都有
要與我們一同來挖掘 中壢的故事
課程時間與內容:
9/29 中壢站到了 ~歸來和離去的軌跡2015.9.29 (週二)
10/06 銀鹽相片中的少年和少女~今日的祖父和祖母 (週二)
10/13 寫給老屋的一封信~母親在那裡?故鄉就在那裡! (週二)
10/
★此次開班希望大家都能全程參與
★因場地因素,限額30名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承辦單位:桃園市大桃園鄰舍關懷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桃園藝文陣線、新興里里長辦公處
§§劉秀美老師
現職:國民美術教育家
經歷:1990年創始全國國民美術運動、電台主持,美術
笑哈哈畫會、迪化街畫會、婦女展業協會、萬華/汐止/
【杏福桃花園―畫話我們的新街溪:居民美術館開展活動】
文化就在巷子裡,每個人都會說故事,每個人的生命故事,
我們邀請劉秀美老師帶來有趣的國民美術課程,指導並鼓勵
自忠二街,封街來唱歌跳舞吧!!!!!!!!!!!!!
##歡迎帶一家一菜來跟好鄰居分享##
開幕時間:11/21 15:00~21:00
13:00~15:00 前置作業/場地布置
15:00~15:30 暖場迎賓:陶笛演出
來賓與媒體報到
15:30~15:40 開幕典禮開始、介紹來賓
15:40~16:00 來賓致詞
16:00~16:30 二胡班演出
16:30~17:00 樂器演出
17:00~18:00 陳家聲工作室劇團團長徐宏愷、演出曲目:6-8首
18:00~18:10 點燈/樂器演奏
18:10~19:00 一家一菜/共進晚餐/用點心
19:00~20:00 KG樂團
20:00~21:00 居民美術館及居民卡拉OK
(流程暫定,以學員、演出單位時間及實際狀況為主)
■指導單位:桃園市文化局、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主辦單位:桃園市大桃園鄰舍關懷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中壢區新興里辦公處、中榮里辦公處、桃園藝
【杏福桃花園―畫話我們的新街溪:居民美術館開展活動】
文化就在巷子裡,每個人都會說故事,每個人的生命故事,
我們邀請劉秀美老師帶來有趣的國民美術課程,指導並鼓勵
自忠二街,封街來唱歌跳舞吧!!!!!!!!!!!!!
##歡迎帶一家一菜來跟好鄰居分享##
開幕時間:11/21 15:00~21:00
13:00~15:00 前置作業/場地布置
15:00~15:30 暖場迎賓:陶笛演出
來賓與媒體報到
15:30~15:40 開幕典禮開始、介紹來賓
15:40~16:00 來賓致詞
16:00~16:30 二胡班演出
16:30~17:00 樂器演出
17:00~18:00 陳家聲工作室劇團團長徐宏愷、演出曲目:6-8首
18:00~18:10 點燈/樂器演奏
18:10~19:00 一家一菜/共進晚餐/用點心
19:00~20:00 KG樂團
20:00~21:00 居民美術館及居民卡拉OK
(流程暫定,以學員、演出單位時間及實際狀況為主)
■指導單位:桃園市文化局、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主辦單位:桃園市大桃園鄰舍關懷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中壢區新興里辦公處、中榮里辦公處、桃園藝
蔡濟民寫陳家聲演唱會
《陳家聲個人演唱會》觀後感:一場致1980年代初期至今的告解
藉由這兩三年桃園的藝文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以及今年的回桃看藝術節、龍潭魯冰花藝術季,才得以認識宏愷,但應該說直到今天看完《陳家聲個人演唱會》後,才透過其飾演的陳家聲真正認識他(或是我以為我認識他)。
《陳家聲個人演唱會》是由徐宏愷(本劇作者)飾演一名看似陽光樂觀且堅持理想的歌手陳家聲,但實則透過每一首現場的歌曲反應著1980年代初出生者的處 境;然則,那年代不會只是雷光夏〈我的80年代〉歌詞中的幸福美好,而是面臨經濟起飛、社會衝突、教育改革、政黨輪替、自主意識抬頭的時代,這齣劇則似乎 是為這共計三十年的時光做一小結,也如同照妖鏡般地映射出我這一批世代人的焦慮與苦楚。
戲中穿插著多首歌曲,數首是自創曲,數首則是翻唱,造就了新與舊、原創與挪用、裏與外的多重互文性,並以後設手法導致我對於舞台上角色與本該在舞台後原作
者的界線模糊,我不斷地思考在台下的我看的是陳家聲還是徐宏愷?但這種不斷進入與被抽離的過程並不令我反感,反而造就了一股看著莊周夢蝶的趣味。
也不得不說宏愷確實將自身的生命經驗注入進陳家聲的角色中,諸如美少女戰士的回憶、父母的期許、對生命意義的迷惘與追尋、尋求演出機會的困頓,乃至於發現 所有的阻力與不認同其實來自於自己等;漸漸地,我被陳家聲這「人」說服了,並認定台上站著的已非徐宏愷,故走筆自此,我反而更搞不清楚我是否更加認識徐宏 愷這人,因為,或許一切的一切也可能是編寫出來的(但我相信不是也不可能),但我也一直相信真正的藝術家是必須誠實揭露自己人生的瘡疤,把看似癒合的皮肉 撥開,仔細端詳,才真得以成就佳作。
最後,謝幕時,我像極了《楚門的世界》劇中在電視機前守著楚門最後動向的觀眾,帶著不捨與祝福,目送著楚門在人造海平線旁給予鏡頭後人們最後的深深一鞠躬。
沒有姓的拉舞衣寫著~~~~~
邀請兩個朋友來聽陳家聲唱歌。
然後,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場戲。
陳家聲是個創作歌手,台下的每個人在劇本裡的角色都叫做-「觀眾」。
觀眾1、觀眾2、觀眾3......
性格設定、眼神、肢體、入座位置,每個「觀眾」入場時都自動設定完成。
掌聲、歡呼聲、笑聲、合唱聲全都成了戲劇音效。
戲裡戲外...我們都分不清楚了。
我們就這樣,一起,演完了這場個人演唱會。
也不得不說宏愷確實將自身的生命經驗注入進陳家聲的角色中,諸如美少女戰士的回憶、父母的期許、對生命意義的迷惘與追尋、尋求演出機會的困頓,乃至於發現 所有的阻力與不認同其實來自於自己等;漸漸地,我被陳家聲這「人」說服了,並認定台上站著的已非徐宏愷,故走筆自此,我反而更搞不清楚我是否更加認識徐宏 愷這人,因為,或許一切的一切也可能是編寫出來的(但我相信不是也不可能),但我也一直相信真正的藝術家是必須誠實揭露自己人生的瘡疤,把看似癒合的皮肉 撥開,仔細端詳,才真得以成就佳作。
最後,謝幕時,我像極了《楚門的世界》劇中在電視機前守著楚門最後動向的觀眾,帶著不捨與祝福,目送著楚門在人造海平線旁給予鏡頭後人們最後的深深一鞠躬。
沒有姓的拉舞衣寫著~~~~~
「200元真的太便宜了。」
「我這200元不是要付戲票錢,是表示我對藝術的支持。」
覺得陳家聲看到這篇可能會在桃園的某個角落熱淚盈眶。
Ping Chen「我這200元不是要付戲票錢,是表示我對藝術的支持。」
覺得陳家聲看到這篇可能會在桃園的某個角落熱淚盈眶。
邀請兩個朋友來聽陳家聲唱歌。
然後,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場戲。
陳家聲是個創作歌手,台下的每個人在劇本裡的角色都叫做-「觀眾」。
觀眾1、觀眾2、觀眾3......
性格設定、眼神、肢體、入座位置,每個「觀眾」入場時都自動設定完成。
掌聲、歡呼聲、笑聲、合唱聲全都成了戲劇音效。
戲裡戲外...我們都分不清楚了。
我們就這樣,一起,演完了這場個人演唱會。
我(大概是...觀眾22)像個小歌迷一樣,專注看著台上灑滿一身光的陳家聲。彷彿真的陪著一個有夢想並且笑聲很白癡的年輕人,一路從默默無名到開了個人第一場演唱會。
幾度眼眶濕(沒錯!這麼逗趣的戲碼我竟然還能感動到想哭),除了<星星亮了>和<歲月輕狂>真的就是自己的愛歌以外,也為了這齣戲竟然能有這麼多首好聽的原創歌曲...這種誠意,現在看來,真的有點傻氣得讓人佩服!
想起上週看栢優座的《刺客列傳-荊軻》,除了對這樣的好戲竟無法爆棚滿座感到懊惱及不值,迴盪在腦裡的,一直是那句「士為知己者死!」
每個寫戲的、演戲的不就是傾盡全力地在等待那些來看戲的、愛戲的知己嘛!
陳昇的<牡丹亭外>唱著:「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
有觀眾的地方才有舞台,有舞台的地方才能聚光。
我們不能一直做冷漠無情的觀眾,任由這些投入表演和藝文工作的工作者,都只能在外地閃亮,希望桃園的觀眾們慢慢地能給出最大、最棒的舞台,讓這些<桃園之光>真的能「回桃看」!
(圖片來源:@陳家聲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garsonplay/
戲後小插曲:
看完戲後和友人一起去吃東西,咖啡人從皮夾裡掏出200元遞給我。
我連忙推辭:「不用啦,我也沒有跟阿樺收,難得有機會跟桃園在地人分享。」
阿樺在一旁感嘆地說:「200元真的太便宜了。」
咖啡人正色看著我們:「我這200元不是要付戲票錢,是表示我對藝術的支持。」
媽啊~這哪招!?
我只好恭敬地收下:「好啦!這是儲值的概念,下次有好表演我再幫你訂票!(笑)」
真希望越來越多人支持好表演,這樣以後我就不用衝到台北去看表演了。
今晚去桃園聽陳家聲演唱會
不禁想起60年代女搖滾歌手 janis joplin
她生前最後一場演唱會回到故鄉舉行
結果在那兒的舞台結束她27歲的生命
她的歸鄉讓她憶起少女時代遇害的記憶
陳家聲的歸鄉引起鄉民的震撼和鼓舞
演藝廳裡反常的滿座
年齡分佈平均
孩子們有讓他們聽得懂的演唱會
這次表演穿越流行
表達真實感
創意了新的舞台形式
用全情感唱的歌
無須燈光和幻影
讓觀眾和他一起全神貫注
幾度眼眶濕(沒錯!這麼逗趣的戲碼我竟然還能感動到想哭),除了<星星亮了>和<歲月輕狂>真的就是自己的愛歌以外,也為了這齣戲竟然能有這麼多首好聽的原創歌曲...這種誠意,現在看來,真的有點傻氣得讓人佩服!
想起上週看栢優座的《刺客列傳-荊軻》,除了對這樣的好戲竟無法爆棚滿座感到懊惱及不值,迴盪在腦裡的,一直是那句「士為知己者死!」
每個寫戲的、演戲的不就是傾盡全力地在等待那些來看戲的、愛戲的知己嘛!
陳昇的<牡丹亭外>唱著:「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
有觀眾的地方才有舞台,有舞台的地方才能聚光。
我們不能一直做冷漠無情的觀眾,任由這些投入表演和藝文工作的工作者,都只能在外地閃亮,希望桃園的觀眾們慢慢地能給出最大、最棒的舞台,讓這些<桃園之光>真的能「回桃看」!
(圖片來源:@陳家聲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garsonplay/
戲後小插曲:
看完戲後和友人一起去吃東西,咖啡人從皮夾裡掏出200元遞給我。
我連忙推辭:「不用啦,我也沒有跟阿樺收,難得有機會跟桃園在地人分享。」
阿樺在一旁感嘆地說:「200元真的太便宜了。」
咖啡人正色看著我們:「我這200元不是要付戲票錢,是表示我對藝術的支持。」
媽啊~這哪招!?
我只好恭敬地收下:「好啦!這是儲值的概念,下次有好表演我再幫你訂票!(笑)」
真希望越來越多人支持好表演,這樣以後我就不用衝到台北去看表演了。
今晚去桃園聽陳家聲演唱會
不禁想起60年代女搖滾歌手 janis joplin
她生前最後一場演唱會回到故鄉舉行
結果在那兒的舞台結束她27歲的生命
她的歸鄉讓她憶起少女時代遇害的記憶
陳家聲的歸鄉引起鄉民的震撼和鼓舞
演藝廳裡反常的滿座
年齡分佈平均
孩子們有讓他們聽得懂的演唱會
這次表演穿越流行
表達真實感
創意了新的舞台形式
用全情感唱的歌
無須燈光和幻影
讓觀眾和他一起全神貫注
年輕人走向社會運動首當其衝的
就是他們長年蒙受照顧和教育的家庭價值觀
有時在進入社會之前
面對父母的憂鬱和疑懼
也會成為他們靈魂的爭扎和痛苦
這條社會運動的不歸路
換取不到前途
批判型的人生道路
中斷了學術和政治的功利之路
和當局的不合引發自己處境的不安
以及政商的威脅
戀愛交友成婚都大受影響
年輕人救社會
學生救社會
上一代人棄權放手的責任
一再的延後
由未來的年輕人完成
我們需要這樣美好的生活~將我們帶璃電視機來到草地高歌和獻畫展出
青年的犧牲和奉獻,換來這樣的成果~這群年輕人都多才多藝~其中有職業歌手(而且是思想型的)~更有建築景觀系所學弟妹組合,又綜合附近中央/原智/中原---等四所大學志工群~他們一邊搶救大桃園地區古蹟和環保一邊推藝文,連我也不知他們可以撐多久,社會運動是永遠做不完的,每個世代都有層出不窮須要改革的事物,目前,我只知道他們的青春是和功利主義的同齡年輕人不同,是很有意義的,在過去,搶救南崁老樹老房子美術營和他們認識 ,如今,過去日治時期老樹老房子的老育幼院宿舍區是搶救成功了,也開放給民間-------
音樂家在桃園演藝廳門票是兩百~看完我很感動 ~這裡面有很深刻的東西 ~是經過心血編輯的內容 ~我想他們永遠改變了台灣的舞台,
之後在畫展,是免費溫馨演出~演出內容,事前經過問巻,詢問居民,每人喜愛甚麼歌, 比起台灣文化界,他们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