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自己曾是-----
在淡水是[寒山書攤]的創辦人之一~
也是店名命名者 ~
想到前中正路[滄浪書房]和英專路的文理

書店 ~都是那麼重要而有內容 ~現在的墊腳石書店更是淡水鎮上居民晚上會面聊天的沙龍~或有陸客香港客人提著菜籃驚艷台灣出版的蓬勃發展 ~不住的塞滿籃子書籍一邊興奮的結帳~成為英專路的一門獨家好生意 ~因為金石堂做不下去了

認為誠品書店對台灣的藝術教育貢獻很大~尤其是透過展書~我們可以看到一位藝術家創作的全貌~因為在辦跨國展時~台灣常借不到藝術家的代表作!和誠品的一段因緣
起始於淡水石餅民藝店和誠品敦南創始店 ~
那時誠品面臨仁愛路大圓環邊 ~雙聖冰淇淋店旁
當時的石餅民藝 ~很多藝術科系老師開課表~要學生來店觀摩櫥窗設計和店內擺設~

有一日當時誠品經理廖美立到淡水~
力邀我為他們即將展開的[西洋古書拍賣會]設計展場櫥窗和空間規劃~我擱下店務數天 ~
親自縫補東西方人物和西方古書縮小版造型
並動手繪畫展場壁紙
及自創意展場家具擺設方式~

那是台灣第一次古書拍賣會 ~並無前例可循
所以我請他們攝影留下資料
作為一家有風格書店的櫥窗領頭新意象

那次展後 ~誠品沿習古書賣會的特徵~
之後櫥窗都十分別致而精彩
讓書店的櫥窗開始有別於其他台灣書店的風格~

我喜愛書店是因為沉迷美術書籍
記得小時候
為追求美術線索
只能從今日世界雜誌每月一次的一小篇的美術撰文
和大同公司的月刊封面~所介紹的印象派畫家油畫
之後就是到羅斯福路道藩圖書館看美術藏書
總是讓我流連忘返
可惜道藩圖書館最後被一把火燒光
可憐那些河出書房出的科羅版精準顏色的畫冊也一併而去

那時候自己的忠孝東路畫室也在誠品隔鄰~
母親因此常到誠品看日文書籍~
戰後文化中斷的她
從誠品的日文書籍接續了他年少時的教育內容 !
重新又親炙她熱愛的世界哲學和藝術的洗禮 ~
興奮莫名的她覺得人生和創作重新有趣 ~
常看到她腳酸跪姿立在地面~一直到打烊還未走 ~
當時店員也覺得她十分有趣
竟和她成為朋友 ~
我想誠品也提供上一代人長輩精神生活的需求

我看過許多台灣孩童受文化纏足之苦
日夜練習彈巴哈貝多芬
台灣鋼琴進口量世界第一位
成年人不重視社會文化
讓孩子孤苦的獨自學習古典藝術

多年前我步入畫壇
發現在台灣社會
我成了一個素人畫家
對自我文化主權的重視和驕傲
使我覺得來自於自我供應生活所需
不曾由國家供應資源創作或透過學院學術訓練
只有默默描述自己國家社會和人物
也無法成為一個畫家或藝術家

為何台灣像印度種姓制度
有了一個不可破的文化規則
美術一定是要像西方規則嗎
亞洲人自己的美術章法不夠美嗎
這些懷疑使我走上社會美術教學之路
從城東到城西~從城南到城北~畫友日日夜夜齊集寫盡台灣之價值

有誰在自己土地和國度裡的文化是素人呢
我們只有在他國的文化裡才是素人
你能去菲洲部落稱他們是素人嗎
面對菲洲藝術
只有訪客自己才是素人
不能因為跟訪客的文明不同
界分對方在主流和非主流的標籤

經濟的階級政治的階級無法平等
如果連文化的階級也不能平等
世界就徹底淪亡了
尊重對象的美術就是尊重大自然

這世界的文明,我們不必被馴化而照單全收,我們也可以創造這一生的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