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社子島



葫蘆島

葫蘆島

小學五年級時因為父親腳傷全家從萬華搬到社子葫蘆島療傷
那時我天天往返老松和社子上學
重慶北路的覺修宮是巴士總站
從這兒要走進鄉間小道再登上百齡橋
步下橋下的田野捷徑就可以早一點到家

啟聰學校就在覺修宮旁
那次的大颱風將地底的大蚯蚓全引上路面
浮在小女孩大腿深的泥漿表層
女孩子穿黑色燈籠短褲
一路上必須用力滑行
四周全是泥漿
小孩力量無法自沉重泥巴提起腳換步走
且要不斷避開正蠕動不停的(鉛筆粗)般的大蚯蚓

大水退去
家中的衣櫥裡總是躲滿了黑色的水蛇
晴天時我曾經沿著葫蘆島繞行一周
它果真是葫蘆型
在綠色深水底端就常看到這種黑水蛇
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時
曾經用蘿蔔乾綁縫衣線
垂釣低地中的螃蟹是最快樂的事
也是孩童的美食和點心

然而當颱風來的時候水竟然淹到二樓高
一開始搶救東西全搬到桌上
水仍是從牆角舊的水痕不斷升高
後來就要緊急將家具物品搬到二樓了
全家無奈的坐在二樓陽台望水興嘆
這時候卻看到遠遠的農家小孩
乘坐著一隻由外海流入的大海龜
徐徐飄過我們門前
頑皮的孩子還向我們裂嘴而笑

冬日的葫蘆島雖不可能降雪
然而四處田野一無建築遮蔽
嚴寒中的霜降是非常頻繁
清晨的葉片上都是白霜
瑟縮著走過冬日明艷大理菊的鄉間田野小路
下霜的土地和樹木很像雪國的風景
下霜了 下霜了 鄉人的驚呼也意味著又有氣溫很低的一日

每日不厭其煩的走到覺修宮再登上往台北的巴士
其實這兩年已經是要準備初中聯考了
走過鄉間到繁榮的艋舺
是我追尋文明之路
有時當車票錢被自己拿去吃完了零食
就要一趟一趟從老松國校走回社子的葫蘆島
走得越慢
一路上電視看得越多
[勇士們][篷車英雄傳][斷刀上尉]
到底是要選擇漢利排長還是桑德斯上尉為英雄呢 ?
一路上貓王普里斯來的歌
反覆背誦
伴我回程


美軍電台充塞的童年歲月~奶油味的臺式成長文化記憶
走過百齡橋下的田野間的老正聲電台還有讓溝渠飄散怪味道的味全醬油工廠
葫蘆島

又名[城中村]~都市裡的村莊
漢人未入墾台北盆地前
主要為平埔族人的居地
為17世紀平埔族中的毛少翁社的社地
是個兼狩獵~採集~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

清康熙年清朝領有台灣
漢移民開始移入台灣盆地
當時葫蘆島為居民人數最多的時候




社子島(歷史篇)

  「社子島」位於士林的社子地區,它是以基隆河、淡水河及番仔溝圍成的的沙洲。早期的社子四面被河水圍繞,是名符其實的「島」。民國53年河川整治,將番仔溝(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附近)填平,讓它與市區連接成為半島。
  市政府所稱的社子島,是指延平北路七段以北的堤防外的溪洲、浮洲等地區為社子島。當地居民則習慣將延平北路5段以北的地區,泛稱為社子島;包括延平北路五段的「葫蘆堵」、六段的「社子」。而我們在這裡所介紹的社子島,是以狹義的社子島為主。
  社子地名的由來,據說,因為這裡從前是凱達格蘭平埔族毛少翁社的一個聚落,故略稱為「社仔」。




社子島位置圖


  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社子島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有人居住。民國24年,社子島的遺址出土,它的年代可追朔到距今700 至2,000 年前。從清朝的古籍記載裡面提到,凱達格蘭族的毛少翁社,就是在社子棒球場附近。12月旬,我們特地到這裡探訪,遙想平埔族先民的生活。
  由於荷蘭人於1654年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中,基隆河注入淡水河口在今社子地區之南,且社子地區並無沙洲,因此一般認為社子島之形成當在1650年代之後。





我們探訪社子史前文化遺址

史前文化遺址的解說碑


  清康熙33年(1694年),台灣北部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使得台北盆地的部份地區陷落,形成台北湖。到了乾隆年間,隨著河沙沉積,康熙台北湖日漸消失,在今日社子地區南部,浮現了一個稱為「浪泵洲」的沙洲。
  到了乾隆19年(1754年),台灣北部又發生一場大地震,使得社 子地區的沙洲再次陷落,形成一片沼澤。然因水位不深,當地向原住民承墾的漢人佃戶乃於利用乾季退潮水位下降之際,築堤圈田開墾。1758年,已經形成由小 河道區隔的「嗄嘮別」、「中洲」、「八仙埔」三段墾地[7]。而居住其上的麻少翁社人,則多數搬遷到較高的今天母三角埔一帶。到了1890年前後繪製的 《光緒圖冊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中,該地區已形成「社仔庄」、「浮洲庄」、「中洲庄」等沙洲聚落。(維基百科)
   日據時代,在1904年所繪製的台灣堡圖中,社子地區的幾個沙洲 已經併為一個大沙洲島,隔著「番子溝」和台北市中心相望。這裡的居民結構已經大幅改變,根據1896年日本人伊能嘉矩的調查,社仔一帶有7戶,18男17 女麻少翁社原住民。而1932年的調查研究報告則顯示,社子庄附近僅餘1戶,3男1女原住民。
  到了1950年代,社子島雖湧入各種工廠,但是因為限建,以違章建築居多。1980年代該地因為堤防整建,水患漸少,直至2000年代市政府的防洪改善,增加總共25個抽水站和臨時抽水機、加蓋堤防等措施,社子島的水患問題才獲得比較妥善的解決。。
  2005年社子環島單車道路完工,全長17.25公里的社子島腳踏 車道,社子島的雙河景色,全北市可說是絕無僅有,基隆河流出台北盆地,在社子島尾端注入淡水河,2河匯處形成寬廣的水域,一邊是淡水河右岸,一邊是基隆河 左岸,遠望可看見關渡大橋;可連結的單車道有:關渡、士林、圓山、大稻埕。
參考資料:
1.http://sets.tacocity.com.tw/prehist1.htm
2.http://sets.tacocity.com.tw/village2.htm
3.士林區公所網站:http://www.scjh.tpc.edu.tw/teacher/youngtea/doc-5-ser.htm
4.維基百科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南崁家庭美術


7月14、21、28三天,南崁文化協會邀請到劉秀美老師,並假特力屋B1的設計講堂,開始為期三堂的【時光創作藝術營】,希望以「媽媽就是美術老 師,客廳就是美術教室」呼喚「家庭美術館」的概念作為再一波的文化紮根。 今晚是第一場「彩繪塗鴉一夏」的心靈饗宴時光。 一開場,劉老師很開心地說,今天晚上大家都很幸福,看到南崁有人這麼關心文藝,用行動耕耘… 她說,「台灣的親子活動可說是世上少有的,這跟亞洲的不確定感有關,所以父母對孩子非常用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塗鴉期很重要,而孩子們都是神,大 人,反而是裡面藏著神的屍體。」 如同,紀伯侖在《先知》〈孩子〉篇當中所言,他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與女,產生於「生命」對它自身的渴慕。 他們經你而生,卻不是你所造生,雖然他們與你同在,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非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供他們的身體以安居之所,卻不可錮範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的明日之屋,甚至在你的夢中你亦無法探訪。 你可以奮力以求與他們相像,但不要設法使他們肖似你。因為生命不能回溯,也不滯戀昨日。 你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借你而送向前方。射手看見了在無限的路徑上的標記,而用祂的膂力彎曲了你,以使祂的箭射得快而且遠。 愉快的屈服在祂的手中吧;因為正如祂愛那飛馳的箭,同樣祂也愛強固的弓。 每一個孩子的純真都是遺傳自神。倒是大人們,因為生活、教育等等因素的荼毒,大多都把神給遺忘了! 劉老師:「孩子是學者的老師、家長的老師,因為他們的塗鴉是神的原創,孩子們畫圖不是為了成為畫家,而是在練習表達、創造,在幼兒期經驗藝術發展,會讓這 個孩子在未來有創意、有開創力、有多元的思考力,這樣的孩子在各行各業都會是傑出的人才!我們不需要滿街都是畫家或鋼琴家,傅聰很優秀,但要變成傅聰卻要 非常非常辛苦,很多畫家都是犧牲者。」 「我們將從這裡產出下一階段露天藝術營的畫作,當孩子在畫畫時,不要干擾,因為兩三歲的孩子正是原創力最旺盛的階段,任何線條都是神木的幼苗,被干擾後, 未來就會跟藝術無緣,他們常畫的那一團其實是她最初來自養育者的印象:人類的臉。未來,就會從這一團裡長出樹枝,那就是在表達他們學習擁抱、雙手抓取物品 的經驗,原創可不可以完成,家長的態度很重要!美術比賽只有一個人會獲勝,但卻會扼殺其他參賽者,因為每一個人的原創力都被干擾了!而很多贏家其實都是被 加工過的。一直加工,我們就無法賺原創的錢!」 老師這段話非常重要且經典!完全點出了台灣教育,乃至教育以降波及國力、經濟、政治等等諸多問題的要害! 為什麼台灣人總是被動冷漠?為什麼台灣人只能加工只能抄襲而缺乏創造力與開創力?因為我們的教育只教複製,並且極力地干擾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 就像今天在課堂上,有一位家長問老師:「台北好豐富,但究竟應該如何選擇?」老師說:「台北的刺激太豐富、素材太多,反而無法留下深刻印象,變得虛無。」 這就是現代人的盲點了!過於豐富的刺激只會讓生命眼花撩亂,忘記了真正的生命。沒有辦法停下來,就沒有辦法「定格」,而沒有定格,就無法咀嚼、沉澱、反 芻,當生命消化不良,怎麼可能有好品質可以產出? 「透過繪畫、表達,記錄兩三歲孩子的思想是非常有意義的!記錄孩子的語言,因為他們純真的語言,就是神的思想,就是藝術、美術、就是文學。」老師也引述一 位孩子曾經說過的話: 形容柏油路面的崎嶇,孩子說:「柏油路被蚊子叮得鼓了起來」 另一個孩子用「隔壁的孩子用甜甜圈搖呼拉圈」來形容一個很瘦很靈活的人,取材生活,卻擁有無盡詩意,讓我們見識孩子渾然天成的詩意! 孩子是不能教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神之子,都帶著神個別的計劃,只有透過傾聽,非常謙虛的傾聽,我們才能真正領受神的旨意;只有當一朵花完全地綻放,才能完 全領受神的恩典。 孩子們畫完後,上台分享他們的創作,孩子和家長們有的畫了廚房、有的分享秘密地道、一位媽媽畫出了清晨陽光裡看著孩子們起床看書活動的空間……無數精彩的 畫作,在這夏日夜晚豐富了每一個人的心靈。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南崁文化協會用美術搶救古蹟和保護樹木

南崁紀錄

為何每次古蹟搶救都會失敗 ?
為何我和周遭的人(朋友伴侶等)都和當局不合?
為何每次都是由學生救社會躺街頭被毆打 ?
為何抗爭總是無法變成全民運動?





(劉小白兔撰文 )

人類的感性是經由幾千年才完成,
關於日常生活的審美,則現在才要開始,
當人们拜工業和科技之賜,
減去的工時,卻無法換取到情感,
省去的工時,並沒有用來表現親情,
使人们幸福,
反而建立互相的孤離,
要一國居民,愛護古蹟和文化,
如果他們不能從自己日常生活的區域,感受到被愛,
感受到自己的尊嚴和價值,
維護清潔和詩意,
他怎麼會有教養去愛距離家門遙遠的古蹟和文化
他自己的文化在那裡?
被尊貴和疼惜了嗎?
一流的國家,不只有美麗的觀光區,
莊嚴的古蹟,
還要有細緻迷人的日常生活區------
在戰後六十年間,急促消失的舊社會,
轉瞬間~變遷劇烈的社會,的確讓人無所適從,
陌生的新國家和社會,
使失去了自然生活區域的人民,
流浪到街頭----
成為眾所憎惡的日漸暴增的游民.
學術文化的源頭~本來就來自璀璨迷人的日常生活,
我們是想邀請群眾創作?
還是培養他們只成為一個膜拜名家作品的人?
其實學習藝術是危險的!
它喚醒了靈魂的自覺!
使政壇不安,
一個國家有優秀的人民,
讓蓄意不良的政府恐懼!
一個國家有聰明的工人,
也使不法權威和剝削無法得逞 !
在台灣悲劇歷史的過往,
中上年紀的群眾,無法不成為社會的導師
他們是國家文化的倉庫,
如果不改變價值觀!
我們怎麼向他們學習
驕傲的學者下鄉進行文化活動,
而這些胼手胝足的長者,
卻是由他们養大現今的碩士博士们!
當教育帶我們遠離土地經驗,
在陌生遙遠的他國文明中流浪,
受西方主流文化歧視~
學子耗去一生的青春和遙遠國度留學學習的經費,
換來了甚麼?
近代文明~
西方的主流文化~橫掃所有的亞洲古老文明,
為什麼我们不回返自己文化母體的家?
親近自己熟悉的情感巷弄 ?
戰後六十七年了!
假使整個世界要反省,
聯合國該發放獎狀給
從沒有殖民過別的國度的國家獎狀
藝術有藝術的機會
文化有文化的命運
文化的失根和斷裂
如今就在我们腳下的土地喘息
讓我們開始從巷弄裡遊學
重新憐惜我们的文化
[懷舊]和[心靈歸鄉運動]在全世界建立了龐大的[情懷商機]!
帶動收藏/拍賣/古董業/古建築美術品/歷史遺址漫步.
細緻的歷史工作才可收復人心!
粗糙的以省籍對立為區塊,白白的失去大片市場!
可以擴大心胸為親切呼喚土地所有者,與所有住民共享:如
原住民/客家/閩南/新移民/眷村老鄉/外事工作者/留學生/
衝破原有的政治樊籬!擴大文化的心胸!
在釋放出來的歷史空間保留每個朝代殖民者的符號
讓每個來臨的人與台灣經驗連結
 




尋到心靈的歸鄉之路!




如此對於日本佔領時期的宿舍是否要拆除的問題就可
迎刃而解了
使每個進入台灣的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都可找到他們和台灣連結的點
最近我們可看到政府對日式建築和各地神社的做法似乎
還不能進入以在地居民回憶情感為主體的古蹟保存策略
我們需要有感情和愛心的政府
人民不在乎誰執政,只要有[好政治]!
博物館千年的塵埃,引不起學習的樂趣!
各處古蹟園區佈滿新建材/看版/和大量的文獻字句/令人疲倦!
我們須要立體的歷史,
公共空間的再利用,不仿參考心理學/社會學/甚至[市場調查]/的心得
當代全世界的歷史研究潮流,以走向環境史/生活史/情感史/的方向
甚至個人的[私人生活史]/也成為一個地區重要的[世紀靈魂符號].
美麗的巷弄文化,在政府和民間的呵護下,
有如為群眾設立的[生活文化館],
充滿了歷史與美學多元的面相!
有如[文化的萬花筒].,
使人们自動自發的走進各[館],接受薰陶.


以下摘錄自網路: 

位在桃園南崁的舊省立育幼院員工宿舍,已有70年歷史,園區的老榕樹、橡樹和楓香構成豐富的生態系。院長宿舍今年5月被列為縣定古蹟,但縣府為配合體育署的「打造運動島」計畫,仍選址當地要興建運動中心,8月就要招標。「搶救南崁老樹老房子聯盟」說,他們羨慕台北市有華山這樣的綠地能帶小朋友玩,希望能透過「老屋再造,永續經營」的方式,將育幼院員工宿舍區打造成遊憩休閒空間,更提起訴願,希望保存剩下的員工宿舍。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2014.7.25 破洞歌舞團第73回公演

2014.7.25 8:00 pm (週五)於淡水紅毛城進行

破洞歌舞團第73回公演
由精彩的畫家李昀儒主持
捷運淡水站下~轉乘紅26往漁人碼頭公車~紅毛城站牌下即刻到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為弱勢孩子留活路

贏家定規則 教改的階級命運
加入好友
這世界可分成兩種人,一種是訂立規則的人,一種是順應規則的人。在台灣,教改往往是優勢階級依其階級利益所設立的競技場,他們不斷訂定規則、修改規則,而弱勢階級只能依附遵循,最後總淪為輸家。 從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到十二年國教所強調的「適性揚才」,優勢階級不斷設計出一種更精良、更細緻的社會篩選機器,做為選才和舉才的評斷標準。不幸的,在這套機器的篩選過程中,弱勢階級往往成為掉落坑底糟粕的犧牲者。
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性向、興趣和能力的發展是一輩子的事,而且和個人生命境遇息息相關。以國中生而言,多數弱勢階級子弟,或許從來沒彈過鋼琴,也沒拉過 提琴;不知梵谷、不識莫內。當優勢階級的孩子忙著參加國內外夏令營,念英文、學才藝、當志工的時候,弱勢階級的子弟卻需為了幫忙家計,正在剝蓮子、挖牡 蠣,賺取微薄的工資。
十多歲的年紀,她/他們很少有機會充分探索自己的性向、興趣和能力。因此,對許多弱勢階級孩子而言,選擇職業學校,是「命」,不是「性」;不是興趣,也不是能力。
由於視野所見、經驗所限,在她/他們年少空白的世界裡,沒有醫生、沒有律師;沒有音樂家,沒有藝術家,當然也沒有物理學家或生物學家。她/他們往往無力選 擇強調數理、生物、人文或音樂特色的高中,而去選擇開設美容、餐飲或汽車修護的職校,為的是習得一技之長,往後可以養家活口。因此,過早的教育分流,往往 只是限制她/他們未來的能力發展與生命機會,不一定是好事。
事實上,分流教育只是遷就當前人力規畫的需求,其教育理念仍然具有高度的爭議性。尤其,當個人學習在高中就受到課程、學科結構的制約,很難充分自由發展自 己的興趣與能力;況且,當學校教育進行學門的分割,更容易使學習變得支離破碎,無法提供整全性的意義與價值,讓生活中的語言、知識、建築、勞動、信仰、價 值協調一致,互為佐證、互為滋養。
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優勢階級所進行的教育改革,往往是為確保階級利益的再製。在這次十二年國教的爭議中可發現,優勢階級並非不顧升學,他們所爭鬥的只是 誰最有資格,或以何種優雅的姿勢,進入「明星高中」,或「優質學校」,希望提早取得「頂尖大學」的入場券,繼續鞏固「頂尖大學」的階級傳承與神話流傳。
雖然世界排名不怎麼樣,但在名校光環籠罩下,台、清、交至今仍是台灣社會普遍性的「貨物崇拜」(cargo cult),一種帶著聖餐色彩的供奉儀式。就像一九四○年代,流行於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一種祭禮。這種祭禮使其狂熱的信徒深信,只要裸身繫上一條黑色領帶, 神就會乘船而來,帶給每個人一台冰箱、一條褲子和一台縫紉機。然而,這種神話並非只是穿鑿附會,在現實社會上恐怕也是如此。環觀當今政、經、社界的顯要人 物,非名校畢業者幾希。
憑心而論,優勢階級的利益再製是人之常情,並非罪惡。但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中,能不能為弱勢階級的孩子留下一條活路,則是道德的問題。尤其,政府更不能用國家的力量,透過教育惡化窮人的命運循環。
聯合報╱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新北市) 2014.07.16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課程名稱:艋舺美術寶盒之四 ~ 怪老婆講萬華(三代共學)(萬華國中校區)

課程名稱:艋舺美術寶盒之四 ~ 怪老婆講萬華(三代共學)(萬華國中校區)
課程編號: B204A
授課教師: 劉秀美
簡歷介紹: 經歷:1990年創始全國國民美術運動(2004年榮獲全國藝術課程優良課程獎項)
電台主持,美術評論,和美術訊息報導節目
台北市公共藝術評審委員
全國法律扶助基金會受暴婦女藝術治療課程講師
終止童妓協會(展翅協會)受害少女藝術治療課程講師
新竹靖蘆大陸偷渡入境少女藝術治療課程講師
笑哈哈畫會
迪化街畫會
婦女展業協會
汐止/永和/蘆荻/淡水/社區大學講師
課程時間: 星期三 晚上
課程理念: 歷史煙雲中[無名之人],不經由文字,
而是口耳相傳,由父母親告訴兒子女兒,從祖父母告訴孫子孫女,一代一代的傳下來,這就是一個地方最重要的神話故事,一個沒有神話和傳奇的國家,是一個沒有情感和人性的枯燥國家!
進行方式: 每晚上課分三個時段 ~1由老師導引地方傳奇邀請學員2根據此一主題邀請學員作美術和文學想像之創作3發表作品和討論
選課要求: 無繪畫經驗可
成績評量: 創意 40% 技術 20% 思維 40%
推薦書目: 淡水味覺/國民美術悲喜劇(玉山社)
學雜費用:三學分共 2000 元,雜費另計。
8/15 前報名才享有學分費優惠, 8/16 日起則恢復原價調為3000元。
教材費用: 200 元
課程網站: http://siubei6.blogspot.com
社區服務: 在公共場所放映幻燈片並為萬華民眾講述[艋舺怪老婆故事集]
課程綱要:
週次課程主題課程內容
第 1 週由一粒海沙形成的島嶼淡水河流浪民族的探險~老住民在環河南街的四條街
第 2 週蚯蚓躲在老街神奇的泥土劇場 ~拓荒者的奇思和幻影
第 3 週巨人在萬華聯合縮小軍進入巨人身體大戰 ~感官和動能的奇妙
第 4 週麵粉人和黑芝麻眼的小豬從宇宙新國界回望故鄉台灣 讓現實和未來世界相遇
第 5 週海水為什麼是鹹的萬華黑心阿郎娶親記
第 6 週母姊會我的同學怎麼會多出來一位母親
第 7 週螞蟻世代走艋舺昆蟲地圖萬華老街小螞蟻的朝山和苦行
第 8 週蝴蝶的眼淚萬華車站小孤女的靠山
第 9 週公民素養學程週(本週例行性課程停課,請師生另選專題聆聽演講)
第 10 週藏在空心菜裡的詩篇漢學先生逃過一劫
第 11 週水門和水牛小學生和流沙的故事
第 12 週佛具店的因果善報想起前世泣不成聲
第 13 週賊仔市的腳踏車店半夜會飛上龍山寺的輪胎
第 14 週搶棉被寒冬夜半的森森冷氣
第 15 週阿公店的媽祖婆番薯市街殺手變成保鑣的故事
第 16 週藍眼膏進行曲圍繞龍山國校的護城河祕聞
第 17 週鋼盔飯五十年代便當生活奇遇記
第 18 週全班合作成果展公共藝術集體創作

為什麼台灣人好像不恨日本人?◎陳豐偉

為什麼台灣人好像不恨日本人?◎陳豐偉



同屬被侵略、被殖民的國家,為什麼中國人恨日本人、韓國人更恨日本人,台灣在大眾文化裡卻蘊含著對日本的「思念與依依不捨」?「海角七號」大賣時這 問題被挑起,現在KANO大賣時還是有人質疑。嘉農得到甲子園亞軍的前一年,霧社事件才剛發生,為什麼大稻埕的「黃金年代」,日軍卻殘暴鎮壓賽德克族?
順著「大稻埕」與「KANO」的風潮,看看同時代的經濟史:原來,在那年代,發生一件世界史上罕見的大事情,就是:台灣人「富起來了」。這段經濟發展讓西方學者驚豔,認為日本殖民地寫下人類歷史的特殊案例,稱為「平衡而均惠式」的發展,認為是「成功的現代化」。
西方學者的溢美稱讚,對比自白人殖民統治的殘酷。從哥倫布殘酷鎮壓聖多明哥島,西班牙人虐殺中南美洲原住民,達伽馬航海過程一路燒殺,荷蘭人與西班 牙人大肆屠殺海外閩南人,以及源源不絕被俘虜到美洲的非洲黑奴(北美印第安人的遭遇也沒多好),西方人不把異民族當人看的歷史血跡斑斑。也難怪,西方學者 對日本人在台灣的統治嘖嘖稱奇。
日本治台初期,遭遇台灣人頑強的抵抗。日本軍人死於戰亂與瘴癘,進佔台灣消耗龐大國力,如1896年日本國庫對台支出1800萬圓,佔政府歲出11%,導致在日本興起「一億圓讓渡台灣」的聲浪。
這時,日本政府在台灣實行「土地改革」,用不久後跌價的股票認購,強迫「大租戶」(大地主)讓出土地所有權給「小租戶」,進行土地調查確認土地所有 權、確立土地商品化。再加上建築鐵路等公共建設,日本政府完成前台灣巡撫劉銘傳未竟的遺志(他沒有足夠的力量對抗大租戶),奠定台灣「近代化」的根基—- 這實際上是為了拉攏小地主,讓社會穩定下來,提高生產力,以便徵收比日本人還重的稅負,逆轉日本政府的透支。
台灣人的農耕習慣也讓台灣的命運有別於其他殖民地。學者喜歡拿爪哇來比較。荷蘭人統治爪哇時,也有土地私有化與商品化的改革。但爪哇原住民沒有土地 私有的觀念,也沒有台灣人這麼熱愛家庭農業,所以荷蘭人經營的大公司得以廉價取得土地使用權,爪哇原住民變成大面積種植熱帶林園裡的雇工。
台灣人喜歡自己有塊小田地,日本人也樂見家庭農業的趨勢。雇用工人要付薪水,雇主有雇主的責任,農工很難管理。小型自耕農因為可以吃自己種的米跟蔬 菜,所以日本商人只要能設法在收購時壓低價錢,台灣小農還是可以「自我剝削」,勒緊褲帶活下去。畢竟是自己的田,有獲利機會,農人會願意設法增加產量與品 質,大規模耕作裡的農工不會做這些事情。而這些台灣小農的小田地,就讓台灣人保留些微的自主與彈性。
台灣民心穩定之後,日本人開始追求回報。日本人需要吃糖,為了買糖每年要用掉許多外匯,1897至1903年,日本每年花費2300萬圓進口砂糖, 佔日本外貿赤字的54%。台灣原本就有糖業基礎,日本人鼓勵台灣人種甘蔗,鼓勵台灣小資本家成立糖廠。1902年,在官方主導下,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在 橋頭成立,並頒布「台灣糖業獎勵規則」,台灣富商如陳中和紛紛搶建現代糖廠。
新式糖廠的榨糖能力遠超過傳統糖廠,新增產能造成糖廠競爭出高價收購有限的甘蔗,蔗價大漲三成以上。這會侵蝕日資糖廠的利益,也會降低日本勞動階層 的消費力。1905年,台灣總督府頒布「製糖廠取締規則」,限定製糖廠只能收購當地甘蔗,蔗農不得跨區販售。製糖廠成為總督有權許可或廢止的特許行業。這 年開始,日資大舉來台,到1913年,連台灣富商經營的改良糖廠都已失去競爭力,日資糖廠最後吃下98%的產能與定價權。台灣蔗農失去待價而沽的機會,連 台商也只能分到半匙羹。
但台灣小農可以選擇不種甘蔗、改種稻米或甘藷,讓日本人繼續面對糖荒。這就是「米糖相剋」的由來,台灣種稻的多了,種甘蔗的土地面積就減少,糖的來 源就出問題。不過,台灣在來米的國際競爭力不強,不如中南半島的米吃香。如果農人紛紛搶進種稻,光靠本地市場,恐會造成稻米跌價。由於種植、販賣稻米的利 潤不高,日本商人也沒興趣介入,使得碾米廠與米農的經銷、借貸系統都還掌握在台灣小商人手裡。
面對「稻米爭地」,日本政府自有應對方法。在水利條件不好的嘉南平原,農民往往只能在甘蔗跟甘藷間選擇,糖商直接訂個餓不死的收購價就好了。在適合 種水稻的台灣中部,就透過「米價比準法」,讓蔗農的收益跟種水稻差不多。這時,縱使台灣小農有選擇作物的權力,還是跳不出日本政商的手掌心,無法從從糖價 上漲獲得較多獲益。日本缺米時,就從台灣運些在來米過去賣。不缺米時,就訓令限制台灣米外移。一切都是以日本國家利益為優先。結果是:1902到1925 年間,縱使台灣農民的生產力大幅成長,台灣人生活水準改善的速度卻相當遲緩。
這套操作手法到1920年代後開始出現變化。日本人口增加,對稻米需求日增。日本工業發展需要廉價的勞動力,工人需要便宜的米飯,但日本稻農也有強 大的政治力量,要求政府用保證價格收購稻米。1922年,高品質的蓬萊米成功移植台灣,幾年內快速成為台灣稻米的主流,帶動稻田總面積增加。糖商的政治力 量此時已無法阻止台灣米源源不絕送到日本,帶動台灣蓬萊米與在來米價格雙雙上揚。日本米因為價格較貴,呈現滯銷,日本政府還曾花上一年超過十億圓的鉅款買 米,然後堆滿糧倉。
1930年,嘉南大圳開通,更增加小農的優勢。原本不適合種蓬萊米的田地,現在可以種了。蓬萊米帶來更高收入,選擇種甘蔗的農民減少。不管日本人注資蓋嘉南大圳的動機是什麼,嘉南平原的農民是直接的受益者。
台灣稻米在島內的產銷系統一直掌握在本地小商人手中,日商無法靠經濟力量聯合壟斷進價,東京也存在著歡迎台灣米的勢力。米價高漲後,甘蔗收購價也不 得不提高,但台灣小農種植甘蔗的意願降低,逼使糖商不得不投入增加甘蔗生產效益的研發與投資。米價高漲又帶動台灣土地價格上漲,讓糖商無法購買大塊土地來 聘請農工種植甘蔗。
這時,台灣出現人類殖民史上罕見的經濟發展:台灣農業工人薪資上漲幅度超越日本,甚至在日本農業工人薪資下滑時還是繼續上漲。台灣農業工人的實質收 入在1933年時比韓國高15.75%,台灣人的實質消費力在1935年時比韓國高34%。1930年代,日本有諸多勢力想打壓殖民地的米價,造成韓國經 濟衰退,但台灣的小米農跟小米商仍頑強奮鬥。1939年,帝國議會硬是編造理由,通過實施台灣「米專賣」制度,強制低價搜購稻米。這時已進入戰時體制,連 保守的地方仕紳串連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也早在1937年被迫解散,台灣人此時已無力反抗。原本台灣人賣米給日本米商的獲利,有三分之二消失在「米專 賣制度」的黑洞,這數目比全島每年徵收到的土地稅還多。
米與糖是理解台灣殖民史的關鍵。當我們懷疑為何韓國人痛恨日本人但台灣人卻沒那麼恨時,要留意經濟因素。除了「黃金年代」台灣的後發先至外,韓國的 碾米廠有54%受日本人控制(台灣是1.2%),但日本人名下的韓國碾米廠設備先進,馬力數占了80%。韓國肥沃、大片的農田有三分之二屬於日本人所有。 日本對韓國是完全的剝削,米價上漲的利益韓國人能得到的有限。
日本人並沒有刻意要對台灣人好,差別在於台灣生產的糖比米重要。日本跟韓國都可以生產稻米,只有台灣盛產糖。日本人把重心放在剝削蔗農,沒意料到日 後無法控制米價的飆漲。雖然台灣人還是日本人眼中的次等民族,但人類的幸福感往往來自相對的成長,而不是絕對的擁有。在高速成長期求學、求職的台籍青壯 年,就有可能在戰後回憶日治時代時,覺得那是「台灣的美好時光」。
米糖相剋的隙縫,也能幫助我們了解為什麼霧社事件會在如此美好的時代發生。很明顯的,原住民被排除在稻米生產與經銷體系之外,當閩客族群手頭稍有餘裕時,原住民在山上遭遇更慘烈的剝削。於是風華與屠殺同時而來,歡慶與流離也就成為同一個時代的象徵。
日本人侵略亞洲時,會按照自身利益採取不同政策對待不同國家人民,也就會造成不同的觀感與評價。大稻埕或KANO的故事,只是日本殖民史的一小片切 面,只能說台灣人運氣比韓國人好,受到的苛刻與虐待比較少。不管如何,這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台灣歷史的進程,依稀還能看到劉銘傳、日本殖民政府、國民 政府接力完成的痕跡。不管主事者的動機如何,我們還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了。影響台灣人對日治時代觀感的原因非常多元,但我想經濟成長是最關鍵的原因之 一。
(本文資訊主要來自中研院研究員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以及吳育臻的博士論文「台灣糖業『米糖相剋』問題的空間差 異」。關於「米糖相剋」以及所謂「黃金年代」、「美好年代」,不同史家有差異極大的觀點,有興趣深究的人請自行搜尋。我所記述的,請當作資訊來源之一即 可)
【同場加映】馬達加斯加的一八九五
一八九五年,法國侵略馬達加斯加,解散他們當時的政府。加利埃尼將軍「平定」此地後,開始對馬達加斯加人民強加重稅,這樣他們才能賠償法軍侵略時的 花費。接著,法國政權想要的鐵路、公路、造橋、開墾農地,也列入馬達加斯加人的債務。馬達加斯加人不能決定這些建設要蓋在哪裡,法國軍隊與警察會屠殺強烈 反對開發計畫的人。在一九四七年的起義事件中,法國人屠殺了五十萬以上的反對者。直到今天,馬達加斯加已經獨立多年,但馬達加斯加人還是欠法國人錢,國際 社會也接受這樣的安排。
加利埃尼將軍在一九○一年完全控制馬達加斯加後,開始徵收人頭稅,這稅金很重,而且只能用新政府的馬達加斯加法郎來繳。他說這是「教育稅」,要教育 當地民眾「工作」的價值。由於繳稅期限是在農作物收成後不久,多數農民只能選擇把稻米賣給從中國或印度來的商人。剛收成時農作物價格最低,如果農民賣掉太 多,剩下的作物無法養活家人一年,後半年只好用借貸的方式買些米回來吃。很快的,農民就負債累累。缺錢的農民只好開始種植商業作物,或把小孩送到都市、或 法國人的農場工作。
法國人讓馬達加斯加欠下的債務一直還不清,加上獨立後統治者也不怎麼清廉,於是國際貨幣基金介入,要求政府縮減預算。有一筆瘧疾偵測計畫就這樣刪掉了。當瘧疾絕跡兩代,馬達加斯加人漸漸失去免疫力時,因為偵測計畫刪掉,最後造成一萬人死亡。
作者介紹
陳豐偉,網路代號 ROACH,1995年時以「好男好女」得到時報文學獎之小說獎,並入選當年爾雅年度十小說。之後因為從事醫業,以及涉足網路媒體,無力從事小說創作,只能在眾多媒體撰寫專欄。
2005年底,「台北淪亡記」的小說創意出現。直到2014年,因為醫療事業穩定,進入積極籌備階段。

來自花蓮文章

台灣最可貴的地方
免於沉淪崩壞
反省思考和悔改能力

移民移工血淚
龐大社會成本
新住民的你我
落地生根 認真勤勉
爭人權,求照顧之餘
能否從國家戰略的高度
多元文化地球村的角度
正視自己為人才
連結娘家夫家
超越"勞力" "生殖"
打造一方夢土

南向有了新勢力
東南亞的二代

西進的強勢力
兩岸之子呢?

我們需要前瞻智慧
從國家戰略高度,積極看待新住民和移工
社論/聯合報
儘管不少台灣人嘴上還掛著「番薯」、「芋仔」的區分,「四大族群」的分類近年也已相當通行;但不旋踵間,台灣外籍配偶的人數已經接近五十萬人。外配加上他/她們的第二代,整個「新住民」人口已經達七十一萬人,遠超過原住民人口總數,成為台灣第四大族群。
當台灣對自己「移民社會」的歷史和根源開始有更多認識之際,大家不能忽略的是,這個「移民」的過程仍在繼續進行,並為台灣的人口成分添加了新的要素。除了 較高比例的陸配,亦有三分之一外籍配偶是來自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等國,為台灣接起了與東南亞更緊密的聯繫。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婚配,從東南亞引 進的外籍勞工人數已接近五十萬人,他們生活在我們的四周,協助台灣建設、照顧家庭老小,撐起台灣基層勞力工作的一片天。

廿多年前,當台灣用「外配」和「外勞」來稱呼這些外來移入者,那個「外」字代表的是一種區隔,顯示內外有別;但廿多年後,我們會發現這兩類「外人」已逐漸 在台灣生根,他們代表的不再只是工具化的「生殖」或「生產」,而逐漸融入社會,成為台灣人口、文化、生活和未來競爭力的一部分。因此,以「移工」之稱取代 「外勞」,以「新住民」取代「外配」及其子女,已不是人們願不願意接受的問題,他們已成為社會事實。
追本溯源,移工的引入,是為了替代台灣人從事已不願再投入的辛苦、單調、危險工作。從重大公共建設,到居家老人孩童的照護,移工填補了台灣勞動力的缺口, 讓本地年輕人與中壯年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職場拚經濟。事實上,移工堪稱是促進台灣繁榮與安定的無名英雄。然而,友善對待移工背後的外交戰略價值,卻很少 被正視。移工在台居留汲取在地風土民情,返國之後,可能成為台灣最佳的草根大使。
例如,菲律賓馬尼拉街頭穿梭著各式改裝的載客吉普車,台北市勞動局長陳業鑫在造訪時,驚艷其中有輛吉普車車身彩繪著中華民國國旗。當地友人解釋,車主應是曾經來台工作的移工,感謝台灣雇主的善待,讓他能返鄉創業。
事實上,在台灣漁民菲律賓發生漁業糾紛之際,乃至越南發生排華燒廠風潮時,都可以看到有台灣經驗的移工和外配發表支持或友善台灣的聲音,甚至成功發揮在地 力量阻止了劫掠暴行。如果人們平日對這些移工及新住民保持主動而友善的關切,積極爭取他們的認同,這股力量不論對內對外,都將受用無窮。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昨天起推出「南向新世力」專題,探討東南亞籍新住民及其二代現況。提醒在全球化及區域市場整合的趨勢下,隨著東南亞市場崛起,擁有東南亞 血緣及雙重文化下成長的新住民二代,正可以是台灣搶進東南亞的重要支柱。若他們通曉母語,保持對母親原居地的臍帶關係於不斷,將可成為台灣布局東南亞的尖 兵。
遺憾的是,東南亞新住民及其二代在語言及文化上的利基,至今並未被此間政府與民間充分看見。許多東南亞新住民家庭中,往往不鼓勵甚至排斥使用母語;政府在 教育及政策所建構的母語環境亦不夠完善,更欠缺能引發新住民二代學習母語動機的鼓勵政策;尤其社會對新住民的有色眼鏡仍未能全然摘下,新住民二代常欠缺自 我認同。這些,都有必要用更積極的作法去引導改變。
早年,政府為了彰顯中華文化傳統的正當性,曾投注大量資源鼓勵海外僑生來台求學。這樣的僑教政策,讓返回僑居地的僑生成為重要的親台力量,鏈結起台灣與原本並無太大關連的東南亞華人社會。而留在台灣的僑生,也在各行各業打拚、奉獻,反哺台灣社會。
現在,我們面對為數更多的移工、新住民/新二代族群,要繼續只是把他們當作填補勞動人力缺口,以及搶救少子化危機的工具?抑或是站在國家生存戰略的制高點,思考如何善用、開發這個新興族群的潛力?過往的僑教政策正好足以作為思考的借鏡。
善待移工、新住民/新二代,是人道與文明的基本展現;而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看,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2014.7.14 南崁文化協會國民美術[彩繪塗ㄚ一夏]時光創作藝術營

[彩繪塗ㄚ一夏]時光創作藝術營。



7/14周一晚上6:30-9:00
【第一部曲】家中最喜歡的角落 ﹣尋到家人的內心秘密花園

 7/21周一晚上6:30-9:00
【第二部曲】爸媽小時候的臉和我老時候的臉 ﹣生命的回顧和沉思

7/28周一晚上6:30-9:00
【第三部曲】上學的第一天 ﹣初識文明.驚天動地

親子課程喔!爸媽就帶幼稚園和小學的迪迪梅梅來畫畫!
國民美術創作派 劉秀美老師 參與同樂~

藝術營三部曲各有啟發,鼓勵家長小孩全程參與!課程免費.30位小孩為限。

上課地點:B&Q特立屋/ B1設計講堂(南崁交流道)

報名方式:一律採網路報名。珍惜資源,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候補10名!報名點我

指導單位: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桃園縣環境保護協會      
承辦單位:南崁文化協會

殼牌倉庫 藝術治療班級

殼牌倉庫
藝術治療班級

 陽光下 ~玉蓉在殼牌倉庫為了 藝術治療班同學發表創作 ~同學們紛紛拍照紀念


2014.4.18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 (之三 ) 劉敏篇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 (之三 ) 劉敏篇

 劉敏:我跟著劉秀美老師的國民美術,一走就14年,透過畫作,不斷地追尋心靈底處的自我。這篇文連結自劉秀美老師的國民美術部落格,寫的是2014年7月的成果 展,我個性比較隱藏性,或說比較難以立即表白內心所感,無法如老師般立即的書寫以及即時的編輯。感謝秀美老師一直為國民美術畫家做記錄。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國民美術: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 (之三 ) 劉敏篇


國民美術: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 (之三 ) 劉敏篇
主題 :新歷史沒有地圖
內容 :集合在這個班級的幾位藝術家
用一學期的時間尋思討論辯證
每個人用自己所見所思所想發表本學期製作
以土地的主觀
愛的主權
完成的許多巨幅艋舺圖畫地圖
進行方式 :即日起逐日介紹每一位畫者
展出地點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
展出時間 :2014.7.5 11:00~4:00


人體地球儀
身體在哪裡
故鄉就在哪裡


國民美術萬華社大成果展2014.7.5 [艋舺美術寶盒]班級 劉敏以自己身體作為一個立體的畫布 將所經過的生活/走過的人生旅路 一一製作成一座充滿人文地理內容的地球儀<新歷史沒有地圖~有比地圖更立體的人體地圖!! 



今天要介紹的畫家是劉敏
從我開始在永和社大色娘畫會迪化街畫會星巴克午間亂畫
破洞歌舞團以及目前的萬華社大推廣國民美術
劉敏一直和大家在一起
和大家共同參加過一段又一段漫長的國民美術之旅

如今在一起的畫友
都是堅持做畫到底的 美術愛好者
也是 這一生的畫壇好友
能在這期成果展彼此展現不同的思維和畫風
成為我們追求美術過程一段難得的紀念

劉敏是目前畫友中和我相處最久的成員
我記的她第一天走進永和社大教室
專業家庭主婦的顏色和形影
保守虛弱的線條和隨俗的造型
但今天的她
已經銳變為一位[繪畫女王]
她將艋舺地圖化身為女王身體疆域
是一生的軌跡
也是台灣國土的軌跡
重疊和透視下的艋舺命運
和她個人生命歷程溶合無法分解了

這回成果展劉敏共參展兩件作品

 參展作品之一

劉敏應用本學期班上所學習的[徒手剪裁]課程
將學習製作的和服
神奇的畫上[艋舺圖畫地圖]
成為另一件成功的參展作品



朝向世界看的女性 掙脫性別厄運



參展作品之二



 劉敏~自述

 多桑很前衛,我才幼稚園的年紀,就帶著我去看限制級的電影,芥川竜之介的「地獄變」....太平洋戰爭日本軍人切腹....戰場上的廝殺....至今仍記憶深刻留在腦海裡,也許成了我藝術創作的養分,,,,,

昔日永和社大地下室電工教室
和畫友一齊上了傳奇的十多個學期美術課
也在此教室成立[色娘畫會]
當時的成員繪畫至今多人
女牧童月圓~劉敏~紫燕
她們都在社會建立自己獨特的工作舞台
生活和藝術同步感人

 那 年永和社大力推:社大爭取學術證照活動舉辦正反兩方辯論會,校方當年在眾多藝術課程強調西方美術史的重要性,將我們課程排除在學術課程外,並規定不可以連續兩學期讀同一課程,每隔一學期~並須選 讀一門學術課程,劉敏那學期只好以她先生名字報名本班續讀,沒想到那學期中在一場[社大是否須要爭取學術證照]的辯論比賽得獎~她是代表求知不是為了證照 的目的反方~連她領獎時都是用先生註冊的名字 ~一時成為反諷

 我 每次到鄉間,都十分入迷,.希望國家多多留下一些自然的生活區塊給我們,做為一個老台北人,西門紅樓昔日家常的情感,一樓菜市場二樓演平劇的豐富性,轉為 冰冷-----中山北路光點,的老雙連童時鐵道,和赤峰街的有趣,不見,轉為昂貴和雅皮式消費,南京西路圓環~的景氣和繁華~以及三代人童年遊逛的樂趣, 被剝奪!真怕這些都更和文創的下一步會如何對萬華下手?

劉敏:
開幕當天的照片,許多民眾看了才知道這段歷史,老一輩的人鼓勵我要出書.....責無旁貸
雷美月
那圖中有日本兵,畫面顯注的那男的該是本省人,而懷中摟的是……
今天在倉庫型的展場,我看著所有的畫,來自深沉內心的所有的大大小小的畫,如果沒有秀美老師引導出這一張「綠色的記憶」,是不可能有的,寫至此,我內心好激動呀⋯⋯秀美老師,不知如何表達感激的心情,只有期許自己堅毅的走在繪畫這條路上
秀美老師,這一路走來,我沒有正確判斷前因後果,老師上面所寫的過程,我深刻反省自己犯下的錯誤。
劉小白兔:
劉敏最早的戰爭畫作起源於1999年~初次永和社大國民美術班~劉敏這一生戰爭的畫作來自[一到十歲最深刻的往事]那堂課~以及一同到月里媽媽在敦化南路彩田畫廊的[戰爭史畫個展]開始接受啟蒙和體驗~月里媽媽她是真正從軍的知識女性!她畫的是親身經歷的史實!~~還有當時和永和社大同班同學一起到我畫室看我油畫大壁畫的製作~記得你帶日本老師到畫廊~他十分驚訝~台灣婦人畫下這些~並表示歉意~你們還留下留言~戰爭畫作除了我母親~還有笑哈哈畫會老畫家的各型態內容~非常多類型~有多元視角!當時我在大稻埕美術館對這方向策展了很久~也邀請素月同步紀錄~美術界還沒開始做這些事~是全面的台灣人戰爭經驗~我記得林絲緞老師當時也決定展出時她要加入表演舞蹈~但後來劉敏改請先生策展~也從網路找到太田直史~作為次次舞蹈搭配~我已經和之前策畫工作斷了線~其珠還包刮邀素月長期拍攝及討論~有一次還讓昀儒和美月同去百合畫室討論~但劉敏個人游向大海~請當時你每堂課都痛哭為折磨你的先生擔任戰爭畫展的策展人~當時令我十分驚訝 ~我的資料取自現實中二戰老人口述~苦心經營很久~還未能做一個完整發表~我無法綑綁大家的志向和前途~這是我必須要學習的部分~也是要去尊重的雙方的選擇?我的個性是常信任關係和朋友~會熱情地自己一直噴灑岩漿~一直到泛濫成一片自己還不自覺~這是宿命也是人生觀~總想把所知全告訴人~所以才會在小學生時代~下課時站在課桌上演講228政治迫害事件~被老師毒打~你們的生命需要什麼 ~有些是我可以伴隨同行的 !但碰到不可抵抗的現實 !也只好獨行!
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劉小白兔筆記
小月月以台灣人立場開拍[日本兵]影片
驚人的大製作即將到來
醞釀六年的思考轉瞬間成局
我們要看小媽媽小月月勇猛出擊
台灣人文化作品止於戰前
肅殺和戒嚴使台籍人遠離文化
貧困和蕭條使我們現實而退縮
那一段時空的空白成了永遠的空白
這是一個精細討論歷史問題的時刻
站在近代史的立足點
透過清腐/八國租界/國共內戰/上海抗戰/五四/日治/大東亞共合國/太平洋戰爭/殖民教育/和海上貿易/
談一個台灣人永恆的問題
直接跳躍到現代(劉小白兔)
極大的禮貌和優雅存在我們中間~這也是世俗團體生存的要件~離去一人~就是全體潰散~因為大家熱愛
每個成員的可愛和才華~國民美術起自貧窮和自力救濟~用非經濟手段開展和運動~資源豐富和富有的人~很少能忍受這種粗曠和貧困的舞台 ~
但取自這裡眾人合力結合的道德又使人內疚而羞愧
我們去埔里出席你的展 ~或是去象山看舞蹈~我記得被邀起立證明我是國民美術指導老師 ~但是我必須排列隊伍進場~那位主持人在我手臂蓋章~很深的墨色好幾天才洗掉~這授受資源的文化~是一種非文化的人際~我常常說~社會有很多錢~我不是拿不到~是我堅持美術運動的要件是如此!
個運動在台灣或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必須靠我們不怕吃苦堅強地守住他的價值
因為我們缺乏一個從一百年或五十年回望的時光~體認自己建立的價值~我們對老人的愛也是如此~總是想要緊急得在們死前給他們看到什麼或做出甚麼~以至於我們慌忙而急迫~然而以生命的自然感情~去到他們身邊將勳章和浮華丟下~陪他們~給他們愛~捨得發大量的時間在他們身上~是對生命更大的敬意~我也知道自己寫作延後了~我無法在母親生前完成她的傳記或畫冊甚至個展~但我一點也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目擊到她燦爛的黃昏光芒~最好的歷史還是在文化裡閃閃發光~不論他是何時完成的~靈魂總是接收的到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之二 )蔡麗篇



她超越了科技工業創造的精準的地球儀經緯刻度 ,以及現在及將來 ,不論國內外人士 ,訴說過千萬次相同的萬華 ,所使用的千篇一律相同的歷史文獻---------

蔡麗將嘉義山腰竹崎的神木帶到全家族移居的大艋舺地圖上 盤根錯結的巨木枝幹~成為家人討生活的萬華迢迢道路


畫家蔡麗
[她的美術是珍貴的老台灣~變化新台灣~的發展記錄]
所有無名之人都該將故鄉帶到腳下生活
舊歷史被全世界複製了幾千萬遍~
新歷史剛由無名之人創造~
第一次問世~
沒有地圖
蔡麗將嘉義山腰竹崎的神木帶到全家族移居的大艋舺地圖上
盤根錯結的巨木枝幹~成為家人討生活的萬華迢迢道路
這些島內移民者討生活的道路
逐一又鑲上往事舊人
帶著流浪就對了地圖在哪裡故鄉就在那裏
這個地圖吶喊出早年老台北人移居海外
北部的繁榮由中南部人北上建立的史實
蔡麗嫁給十步以外的鄰居
她沒有坐黑頭車
她直接走一條嬌豔的紅色地壇到同一條街
紅壇上搭著香氣花架子
蔡麗以自身生命經驗體會鄉土屐痕
她超越了科技工業創造的精準的地球儀經緯刻度
以及現在及將來
不論國內外人士
訴說過千萬次相同的萬華
所使用的千篇一律相同的歷史文獻
她在歷史微風未曾吹拂過的野地
在人心遺落的那一塊無名草原
畫出她自己的地圖
以[無名之人]的新歷史
推翻過往鐵律和定律
創造了自己的新地圖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 (之二 ) 蔡麗篇
主題 :新歷史沒有地圖
內容 :集合在這個班級的幾位藝術家
用一學期的時間尋思討論辯證
每個人用自己所見所思所想發表本學期製作
以土地的主觀
愛的主權
完成的許多巨幅艋舺圖畫地圖
進行方式 :即日起逐日介紹每一位畫者
展出地點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
展出時間 :2014.7.5 11:00~4:00




蔡麗

新成員以驚人的雲霄飛車前進
令我們望塵莫及
她同時也榮登本班班代

來自神木的人就會將神木搬到異鄉!神木在那裡!故鄉就在那裡!

所有無名之人都該將故鄉帶到腳下生活
舊歷史被全世界複製了幾千萬遍~
新歷史剛由無名之人創造~ 
第一次問世~ 
沒有地圖



蔡麗將嘉義山腰竹崎的神木帶到全家族移居的大艋舺地圖上
盤根錯結的巨木枝幹~成為家人討生活的萬華迢迢道路
這些島內移民者討生活的道路
逐一又鑲上往事舊人
帶著流浪就對了地圖在哪裡故鄉就在那裏
這個地圖吶喊出早年老台北人移居海外
北部的繁榮由中南部人北上建立的史實




蔡麗嫁給十步以外的鄰居
她沒有坐黑頭車
她直接走一條嬌豔的紅色地壇到同一條街
紅壇上搭著香氣花架子



蔡麗以自身生命經驗體會鄉土屐痕
她超越了科技工業創造的精準的地球儀經緯刻度
以及現在及將來 
不論國內外人士
訴說過千萬次相同的萬華
所使用的千篇一律相同的歷史文獻



她在歷史微風未曾吹拂過的野地
在人心遺落的那一塊無名草原
畫出她自己的地圖

以[無名之人]的新歷史
推翻過往鐵律定律
創造了自己的新地圖 

畫家蔡麗自述圖說 :

方舟的故事一美麗的故鄕
 
嘉義竹崎內埔仔

翠綠果樹疊山城
水果路旁掛擺飾
彩果道路紅綠燈
農產廣告我來做
栛枝龍眼梨子甜
柑橘柳丁柚子香
農忙竹籠課後作
火烤龍眼好剝肉
圍桌一起樂中做
經濟來源零食有
田園焢窯兒時樂
和善人情淳樸美
互稱叔伯姑姨親
分享食物大家樂
迷人鄉鎮小村莊
方舟故事二
艋舺
南部人的京城夢
船靠艋舺台北城
初來乍到租屋居
一屋歡樂滿溫馨
離鄕背景來擺攤
認真打拼為生存
成家立業事業興
開枝散葉果實結


 畫家蔡麗書寫~晚清姊姊民初妹妹的精采故事 !

明天請來萬華社大看我們的展覽 ~[[ 新歷史沒有地圖]]



猛母理家治國

將龍柱立在古船桅桿
駛過黑水溝
抵達河岸成為開台祖母
是第一代女海盜傳奇

藝術家蔡麗展於萬華社大


蔡麗將台灣鄉土美術帶向尊嚴和價值感 ,最重要是沒有悲情和哀嘆 ~只有優美和從容~使過去在田野生活的人,獲得高貴而尊嚴的詮釋,你解放了社會的新價值-------重新看台灣價值 !!無論學院內外的人都畫不出這樣的內容 ~希望蔡麗有接續的鄉村重要人物發表~ 以及少女時代之後在西門町打拼歲月的描寫 ~蔡麗加油!

 這張很像[諾亞方舟]的艋舺地圖 ~是蔡麗將她的族群自嘉義移居到萬華討生活的出外生存圖 ~這份奇特的地圖,寫盡一個鄉村女童對出生地[嘉義竹崎]的驕傲和自信 ,她將故鄉勘進艋舺大地 ,將阿里山巨大神木幻化成萬華盤根錯節的街道 ,故鄉成為永遠回不去的遠夢~這是中南部人最大的夢饜 ~不錯!!沒錯!!早期老台北人大多移民在外!彼時國家社會政局的動盪不安~使得人人爭相爭取綠卡,遠走異國 ~台北正是由中南部人移動北部~他們終年盤手抵足努力工作建設而成 ~這裡面有五十年代以後農村凋敝, 鄉人不能活了,集體出外打拼的工商起飛大年代~台灣歷史某一時段的島內遷徙之歌,被蔡麗用美術紀錄完成!這份藝術屬於台灣女性特有的[猛母]氣勢 ,她竟然將龍山寺的大龍柱,搬到了萬華老城中央的廣州街,成為廣州街的土地符號,萬華的地標~正由一位女流藝術家定義~而舉世聞名的龍山寺大廟,永恆位在廣州街的中心地帶---成為居民的信仰中心!

出門在外 ?故鄉如果不帶著走又能如何呢  ? 


 大街上的年夜飯~
 
是攤商老闆在街頭隨便湊合買到的晚餐~
逢此過年時期~家家戶戶正在大掃除~
街上車水馬龍~商販叫賣聲此起彼落~
正生動符合此畫面的敘述

蔡麗豐富的一生~
形成她藝術上多元的內容 ~
她的美術是珍貴的老台灣變化新台灣的發展記錄
這是一幅感動所有人的畫~
每個人都該如此禮贊故鄉
我們都應該在台灣留學

畫家蔡麗

[她的美術是珍貴的老台灣~變化新台灣~的發展記錄]

所有無名之人都該將故鄉帶到腳下生活

舊歷史被全世界複製了幾千萬遍~

新歷史剛由無名之人創造~

第一次問世~

沒有地圖

蔡麗將嘉義山腰竹崎的神木帶到全家族移居的大艋舺地圖上

盤根錯結的巨木枝幹~成為家人討生活的萬華迢迢道路

這些島內移民者討生活的道路

逐一又鑲上往事舊人

帶著流浪就對了地圖在哪裡故鄉就在那裏

這個地圖吶喊出早年老台北人移居海外

北部的繁榮由中南部人北上建立的史實

蔡麗嫁給十步以外的鄰居

她沒有坐黑頭車

她直接走一條嬌豔的紅色地壇到同一條街

紅壇上搭著香氣花架子

蔡麗以自身生命經驗體會鄉土屐痕

她超越了科技工業創造的精準的地球儀經緯刻度

以及現在及將來

不論國內外人士

訴說過千萬次相同的萬華

所使用的千篇一律相同的歷史文獻

她在歷史微風未曾吹拂過的野地

在人心遺落的那一塊無名草原

畫出她自己的地圖

以[無名之人]的新歷史

推翻過往鐵律和定律

創造了自己的新地圖



 妳 應該驕傲自己為故鄉嘉義竹崎做了那麼多記錄 ~而且還有後續那些竹崎原始的溪流和洗衣場~都在教室發表時,感動我們大家 !如果台灣的人,吃台灣米,如此珍惜鄉土,台灣一定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 ~可惜,我們喝這裡的水~睡這裡的土地,吃這裡的米,卻不停的傷害環境 !不停的唱衰台灣 !蔡麗妳真了不起----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之一)捲毛魚篇

2014.7.5 周六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發表成果展
主題 :新歷史沒有地圖
內容 :集合在這個班級的幾位藝術家
用一學期的時間尋思討論辯證
每個人用自己所見所思所想發表本學期製作
以土地的主觀
愛的主權
完成的許多巨幅艋舺圖畫地圖
進行方式 :即日起逐日介紹每一位畫者
展出地點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
展出時間 :2014.7.5 11:00~4:00




捲毛魚

創作型歌人, 自淡水社大時期,即展開寫歌生涯-----
抵達艋舺後,受當地風土人情影響,先後為萬華寫歌四首,
這回成果展,更以自己發表的四首歌曲,製作[艋舺歌謠地圖],
這份數十尺的長軸地圖裡面,娓娓訴來她歷經土地和河流的疆界,迴流抵達的人文芬芳,
四首歌詞的內容 ~成為前所未有的[歌謠C.D地圖]
地圖裡面的圖像,即為每首歌曲的歌詞內容,
畫作的精彩絕倫,有如一部電影中細細傾訴的電影對白----
整幅地圖經摺疊後 ~有如捲毛魚個人的大型C.D全集




捲毛魚自序及歌詞內容 :

水路(自序)

我順著水路而下

工作在士林 結婚在新店

途經艋舺

一個慈悲讓人安心的所在

百納各形色的人

水泊泊而流 人泊泊而來

始終不曾斷歇

為它畫下吧

為它唱山歌詩來

捲毛魚







艋舺~這個所在(一)


這個所在 古早就有船來行

平埔族的祖先行船來這裡

將伊叫做艋舺

這個所在 古早就很慈悲

賺錢有數的生意人

建學堂.孤兒院.乞丐寮

就像觀音媽的慈悲 安慰一個又一個的心

就像龍山寺的香火 燒過一冬又一冬

你那有危險 祖師爺就來落鼻告訴你

七爺八爺 站在青山宮 主持正義

這個溫暖慈悲的所在 是咱愛尊敬的土地

這個溫暖慈悲的所在 是咱精神的寄附

這個溫暖慈悲的所在

伊叫做~艋舺








龍山大飯店(二)



月色天光

照在我們的臉上

落雨赤日

不知要躲去那裡

不要問我們為什麼流浪

流浪不是為了漂泊

只有這裡才有菩薩的溫暖

龍山大飯店

隨時歡迎你來住

龍山大飯店

房間四處都是

龍山大飯店

不用花你一毛錢

這裡的情味是那麼啊ㄟ香甜

這裡的故事啊~是說到天亮也說不完

流浪~ 流浪~ 流浪~的人啊~~~

一個紙版 一個紅袋子 就是我們的一切

(捲毛魚)






龍山大飯店之二 (三)


觀音媽的門口埕

有很多人在那 泪泪游 泪泪游

(他們都叫它這裡是龍山大飯店)

你從那裡來

我從三重來 我從淡水來

你從那裡來

我從那個外太空來~~

那無聊就來散步下棋

心情那壞就去燒香說心事

肚子那餓就攢(拿)一個銀角來買吃

擠進去撿來撿去

撿一隻又大又甜的燒蕃賣

擠進去撿來撿去

撿一片止水乾的大西瓜

擠進去撿來撿去

撿一藍紅吱吱的紅菜頭

攏總攏總攏總只要十塊錢

你從那裡來

我從南部來 我從花蓮來

你從那裡來

(我也不知道我是從那裡來)

地上..樹下.椅子就是我家啦

龍山大飯店 什麼攤位攏有

龍山大飯店 隨便你吃飽飽

龍山大飯店 管太你是從那裡來~

(捲毛魚)






龍山大飯店~阿嬤 (四)

天黑黑 落大雨

龍山大飯店無門窗

淋得我全身濕答答

阿媽啊~今年九十歲

年輕時陣也是很打拼

流浪啊干是為著愛自由

自由自由是要付出代價

自由自由給阮吃百二

自由自由看盡世間冷暖

天黑黑 落大雨

龍山大飯店無門窗

淋得我全身濕答答

緊緊緊 緊來去走走走

天黑黑啊~天黑黑啊~

九十歲的腳~無力

天黑黑啊~天黑黑啊~

行李有五.六包

天黑黑啊~天黑黑啊~

內袋內~空空

落大雨~落大雨

緊緊緊 和你借10元.50元.100元

運將ㄟ來載我去艋舺車站

天黑黑啊~落大雨~

龍山大飯店無門窗

日也要曬 眠也要睡

流浪來這裡 心內無怨嘆

衫也要乾淨 指甲也要塗

戴一頂紅帽 笑容滿春風


 廣州街/ 捲毛魚

(發表於破洞83回~三重藝術公園) 

 廣州街 吃飯前來廣州街散步
 清幽的灯仔街走來真輕鬆 
想起過去 在這裡鑽來鑽 
想起過去 這裡的繁華 
廣州街 十三歲就來
 從學徒學起 一家子擠作伙
 為了一口飯
 廣州街 愛人啊在這裡娶 
店面在這裡買 
囡仔在這裡生
 一生的打拼都在這條街 
 廣州街 吃飯前來廣州街散步
 清幽的灯仔街走來真輕鬆 
想起過去 在這裡
鑽來鑽 想起過去 
這裡的繁華 
一生的打拼都在這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