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備課一生的獻禮 ~艋舺美術寶盒之六~文學導讀圍繞在艋舺空間的地方神話

 
 
 
週三夜萬華社大808教室 旋轉十五歲少女舞台 每個小舞台站立著一部個人歷史 迴旋在人生的曠野 少女雛形愛的方式 就是作品的方式

 一直期待美月成為師者,
台灣迫切需要此類[自學者]教育家,
她跨越多重領域,始達今日之成就,
當她演藝時,又飽含自發性舞台魅力,
不斷吸睛又暖四方空氣
如此美月~歷史上少有,
少女時期,在成衣廠上班,即貼詩文於針車上背誦吟詠,
幼年時,幫鄰家婦人折紙袋,多用舊漫畫書紙頁,
她會誠實偷借一晚少女漫畫,回家臨摹習作,
她處世十分公正英氣,外型長的婀娜多姿,
極富女人味,是一位如此有趣美月,
我每到那裡,都央人推薦她為師,
相信此書出版後------
她順理成章登上講台------
屆時不負眾望~將她美好文化魅力,傳授給社會大眾!



美術的~幸福人生~只有自己知道
昨夜的課程:有一位伯伯,他居住在中壢數所大學的學生群中,
日夜看到工業設計科系的服飾結構精典圖式,
對這樣粗胚式的繪畫表達,
不予認可-----
遲遲不願下筆------

我只能跟他說美術有兩種,
一種是有認證資格的技術面美術,
另一種是自己人生的暫停,
自己生命的備忘錄,
它來自混沌不明的遠古,
它是個人生命搏鬥,生命盡力表達的密碼,
也是身處同時代人群共同的神秘密碼,
我們如此創作
形成生活方式
因而能夠激勵彼此

也才能將萬千生存中的苦難和挫敗
理解為[幸福的偽裝]
如此自娛娛人



參加我們這種美術~就像參加一種終身儀式~
無論妳身處幾歲~
愛的能力
就是妳作品的能力

無法松
像[家庭街燈]這些人都解散了家~他們在社會相遇~形成一種新生存~是有殼的男女浪人~世界上沒有法律規定家庭應該是怎樣怎樣~因此有一些人用滄桑對滄桑~淒清的再活了下來~理智告訴我~他倆如任性的愛慾交織~反而是變成醜戲~也因此無法松和夫人是那麼美成為那村莊傳說的理想
真的 ! 無法松和夫人是那麼美 ~成為那村莊傳說的理想
 
 
課程名稱:課程優惠8月17日截止
艋舺美術寶盒之六~文學導讀圍繞在艋舺空間的地方神話
課程編號: B107A
授課教師: 劉秀美(教師簡介
簡歷介紹: 自1996年開始民眾美術教學~1999年台灣首次社區大學成立加入國民美術教學至今 ~期間並和台北及花蓮社會局合作進行受暴婦女及性侵害少女藝術治療課程 ~電台節目主持和文學寫作
課程時間: 星期三 晚上
課程規劃:主題式課程
課程理念:邀請過去沒有創作經驗的民眾進行藝術創作和文學書寫 ~期待民眾在辛苦的一生為家庭為人群盡責付出後 ~人人可以獲得藝術創作的幸福和享受
教學方式:實地踏查、課堂分享與討論
選課要求: 無資格或學歷限制
成績評量:學習態度:20、課堂討論:10、實際操作:20、心得報告:50、
推薦書目: 淡水味覺國民美術悲喜劇
學雜費用:三學分共 2000 元,雜費另計。新生加收報名費與製證費
8/17 前報名才享有學分費優惠, 8/18 日起則恢復原價調為3000元。
教材費用: 150台幣
課程網站: siubei6@blogspot.com 國民美術部落格
社區服務: 以艋舺街區人物 建築和社群為目標和對象~展演國民美術精神~放映作品及街頭演講
課程綱要:
週次課程主題課程內容
第 1 週藝術不是只有在美術館藝術是在任何經驗中
第 2 週自然的巔峰事件是人生經驗的高峰
第 3 週人生與環境有很多的互動有的悲傷有的痛苦有的快樂
第 4 週悲劇展現人類邊緣處境作人的藝術是一種最高藝術
第 5 週沒有任何本性低於技藝因為技藝模仿人事物的本性
第 6 週台島居民原端莊時局所迫成遊民文化移位人有救
第 7 週雖然我會退色但我不會消失每天的夕陽都可以找到我
第 8 週陸地海水成奶水被內河哺育長大的萬華大地
第 9 週公民素養學程週(本週例行性課程停課,請師生另選專題聆聽演講)
第 10 週博物不是從百科全書中學習假使我們在當代就放棄珍貴事物
第 11 週像工蟻般的人群他們的幸福在哪裡他們的創作在哪裡
第 12 週透過痛苦活力和遠見感受到最美好的自己
第 13 週透過藝術跳脫自己知道別人的宇宙觀
第 14 週把我們日常所見提升到超凡境界
第 15 週新歷史沒有地圖
第 16 週名人館幫助偉人的[普通人]
第 17 週人類學院歷史還不到兩百年學術來自璀璨迷人的現實生活
第 18 週成果展集體創作學期成果展集體創作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破洞歌舞團85回公演

2015.7.31 (週五) 7:30 pm
破洞歌舞團將在淡水榕堤河岸公演


破洞歌舞團85回公演
2015.7.31 (週五) 7:30 pm ~9:30pm
(榕堤咖啡屋大榕樹下)
破洞85回將回到老淡水河岸舉辦
和昔日破洞老友們相見歡
這回破洞演出無主持人
由老團員自動接龍演出
就像一場相知老友的河岸聚會
惜別多時的淡水河岸
相信是大夥兒魂牽夢繫的美地
就讓仲夏夜之夢重新點燃起蔚藍色的天際


掙脫了制式化舞台
用肉聲清唱
離開擴音和機械的世界
街燈下的主婦料理藝術
有如使用環保健康的食材為家人
人類的歌聲原來就在曠野呼嘯
在草原嘹亮


聽著昀儒唱媽媽是歌星 ~好像一群吉普賽女郎的傾訴和哀鳴~在神秘的夜色下,展現地下社會的才藝,須美子的國寶唱腔,是珍貴的文化財,當晚夜色下驚豔的應不止我們,小光的歌藝娟秀細膩要細細品味


墨客太多使觀音山變名山暗夜的豔舞又使風景成為24hr 營業


因為被美術所愛而成為名山的觀音山
和世界名山富士山阿爾卑斯山等一同齊名
被喜愛者的內心深深的紀念著


破洞十二月預告
主題:初戀
 
初戀就是自戀~尋找理想化的自己~追尋屬於自己的少女歷史

我和玫瑰花結合的初戀
玫瑰花與粉紅小豬

瑪麗蓮夢露最愛的No5香水, 和真正的玫瑰花香,還是有那麼大的差距?
枚瑰的香氣像生命密碼
在我人生旅路的每一時刻---每一旅站-----
這是十五歲的我,非常熟悉的味道,
它的真正味道,是以帶著十分縹緲的紅茶香為底蘊,飄散在上圈的一股幽香-----

仁愛中學周遭的野菜田園,
有退伍老人,搭蓋簡單的木屋,
為昇華起終戰後自己獨居的美感吧!
他們總殷勤的在木門前,種上幾株美麗的玫瑰,讓當年剛引進的新品種,
新品種白毛的約克夏小豬,在花間穿梭來去,勉強湊成一個孤身軍人[家]的意象,
正值荳蔻年華的我們,最容易去覬覦怒放的玫瑰-----
當時只有少數的幾家大花店,看得到枚瑰花,
中山北路的花三花店,和士林的枚瑰研究所,
每當我們靠近,種菜老人總是和善的將盛開的枚瑰全剪給我們,
懷著感激,我們將鼻子埋在花朵中,深深的聞著,
就這樣熟悉了它的味道-----
紅的---黃的---白色----的枚瑰飛舞在我們上學的路上----
一直到現在~我還在老年時的小洋台生生不息的照顧玫瑰 ~她們也回應我燦爛的生長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大炳

 初識大炳

 有一天,我在捷運昆陽站等藍色十五公車,要去看不慎摔倒在地的媽媽,藍色十五剛好開走,我十分不奈,信步走到捷運邊的玉山廚藝餐廳,那時,正是下午五點,朝街的餐廳廚房飄出預備晚餐的香氣,一位大廚正好探出頭來,我問他:[是誰在這兒駐唱?]他說:[大炳]我說:[吸毒那個?]他說:[是]我接著問:[唱的好嗎?]他說:[非常好!妳一定要來聽!]

接著我到了媽媽家,瓷磚地上有斑斑血跡,循線找到額上貼著紗布的媽媽,我問她:[妳要去急診?還是要去聽一個吸毒的人唱歌?]她回答:[當然是去聽歌!]立刻抓了更多紗布!按住額頭,一齊坐上藍色十五又回到昆陽捷運站旁的玉山廚藝餐廳,那晚,只有兩桌客人,除了我們,另外一桌是樂手的家人,座上也有一位從養老院被家人帶出來玩的九十五歲老奶奶!
那個春末微寒的風雨之夜,大炳面對寥寥無幾的兩桌客人,仍然用充沛的情感/細緻的演唱,多首歌曲一整晚,他的台風,誠懇的就像面對幾百人觀看的大型夜總會,回家後,我沒有立刻告訴畫友,我和媽媽默默的再回到餐廳看了好幾晚,他的台風都是那麼一致而穩定,我才慢慢邀請其他人前去,我很感謝母親,她是一位沒有成見的老人,她影響我接受壹週刊,蘋果日報,大炳,中時週報,等等------
過去幾年生活十分奔忙,每走過家中電視,
如看到大炳鏡頭,就會立刻轉台,或關掉電視,
也許心裡還加上一句[人渣]?




~透過秀美老師的facebook,我們認識了大炳,也認識了他的藝術,也看到了一個難得不做作的藝人,他真誠的為著台下的觀眾演唱,我們很感謝他自己在人收遭逢困難時,還能夠用他最大的能量表演,破洞歌舞團的成員也因著他而受到了不同藝術的感染.記得大炳總會示範如何洗公車的姿態給畫家昀儒看(昀儒在客運公司洗公車),他們也共同表演如何性感洗公車.
秀美老師一年多來用簡易的相機記錄大炳的表演,也不斷在facebook上發表對大炳藝術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來讓我們重新認識大炳,看過大炳現場演出的人,都驚訝萬分,也持續到這間餐廳聽他的演唱,那陣子畫友的生活,頓時有了另一個重心,白天疲憊的工作辛勞,晚上隨即有大炳藝術的滋潤.但就如秀美老師所說的,這只是小眾的支持與論述.台灣社會應該有更多不同的藝術形式,不同論述藝術的角度,而不適單一的.(小月月)

 https://video-tpe1-1.xx.fbcdn.net/hvideo-xtp1/v/t42.1790-2/11756016_10153147311139531_976313189_n.mp4?efg=eyJybHIiOjU5NCwicmxhIjoxNzY3fQ%3D%3D&rl=594&vabr=330&oh=8a1561637097eeb6638eb003126abc39&oe=55B1F977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在敗部生活

在敗部生活
假使我們能用美術殺人
我們就不必在現實生活殺人
玩藝術只是用你的生命做為成本
和金錢財務無關

在敗部生活
尋找困局的意義和價值
研究傷害你的人
把自己的一生當做一個研究所
做一種細膩科學的研究

不要信任家庭的甜美是永恆的
歷經千年家庭制度已經千變萬化
無法保護人類
人們需要轉變方向
和萬事萬物[互愛]和[平等]
和大自然及宇宙共同尋找[理想]和[價值]

台灣已經成為國際觀光城市
它不再是舊日田園風光
黑暗城市問題層出不窮
行走在夜晚萬惡城市
罩子要放亮一點
和富於正義的人群來往
可免於孤寂和哀傷
和富人來往和交心
一毛錢也不會變成你的
你永遠會是窮人無法照顧自己和家人


台灣社會劇烈變遷,人们適應艱難,
階級痛苦巨深,生活絕望失控!!
如果沒有一處心靈[哲學空間],讓人安身立命,
失去依靠,無依無憑的人,很難在當代存活------
變成傷人也傷己

歡迎大家加入:國民美術+破洞歌舞團


[野熊美術女學校]



很多人相當好奇這個奇怪的校名?
台灣的婦女解放,很大的部份,留在自省/內化/的部份
所有的文化場所------
不論是演講場/畫會/道場/清一色是女性,,/
這些地方有更嚴謹的社會組織/階級/功課/戒律/權威----
婦女有可能走向比原來的家庭或社會更深化的權力中心,
尤其是對身,心,靈,的徹底管制,
就算婦女喪偶,也自動從此走向修行或宗教之路,
以道場生活處理餘生,
幾乎過著[修女般的生活]!
因為在漫長婚姻過程,
她早已揮霍完了她的青春美好,
她的外表,早已失去和鄰國,廉價湧入的[便宜情愛]角逐的外觀,
如果以社會人際關係觀察,
應了一句話:[對方修行我最舒服],
婦女在宗教傳媒強大力量下,
全體走向自省/禁欲/和馴化/自然是社會安定之源.
外國婦女組織,覺得這是一種,台灣特有的女性文化現象,
而在國外女性運動,常走向各式各樣的,建立組織/團結/對抗不平等/
是全民式行動,不是由少數婦女知識精英領導
國外女權運動走向修法/立法/創作發表/探險/和對未來的新生命經驗
我們的宿命觀使女性是往死亡終點歸宿走
幾乎都在用心處理人生終極經驗
好像活著只是為了把[她]活完
而她們的人生觀是走向不斷冒險和現實的行動力
當女人被棄或自棄或失婚喪偶之時
重獲她此生第二人生之機會
她原本在舊日文化中
她的情感/經濟/貞操/宗教/親情/被傳統文化威脅---
當她重獲自由
卻無法還原一個自由又自然的身體!
為了追回她原始的身體,
自我價值和創造力(作品)
我們創造野熊曠野,
我們想一齊進入野熊的紀元.
女性應該重拾對世界的好奇和興趣
男性對應於女人的世界
也只是大自然的一種
除了人的經驗
女人必須認識大自然的所有經驗
我們也應該對醫學/太空歷史/星象/經濟/----有興趣
就從現在這一刻開始!
苦行和自省絕對不是處理老年生活的方式,
在這個世界缺席的女性作品須要女性们共同完成

要環保,要古蹟維護,要教改,要聰明學經濟,要脫離上海舊法律時代,要市場通路能活,就要快馬加鞭學習藝術~學藝術~使你在各行各業成為有理想色彩,有靈感,和創意的人------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少年時代在美國的反叛流浪
以及成名後的高齡創作
在觀看她畫作的同時
無法遺忘藝術家老年時面對鏡頭的嘶吼
從記錄片鏡頭裡
她反身向一群經紀人和助理
嘶吼:[都是我在養妳們 !!!!!!!!!!!!!!!!!!!!]
其它人木然的臉持續埋頭在電腦佈置等雜事不為所動
犀利的鏡頭持續補捉老婦人有如嘔吐厭食症般一直的塗抹她再也無法吞咽的[圓]
那麼多合約信誓旦旦訂單如雪的圓
難怪她要狂喊
在當代紅在當代得盛名
一定有急速摧熟不自然的過程吧
工做作人員是將她當搖錢樹還是老番癲還是食物鏈一環
而觀眾呢
一種某個舊年代盛行的圓點布料
它成為草間彌生的牢籠



小倉遊龜


出生於1895
逝世於2001
在世間生活了106年
目前為止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女畫家

人類在終老時
會極度疲倦
她在最終時刻已經無法做畫只能寫書法
家人為保護她
讓她安靜的隱居
一年只接受兩個媒體採訪
天皇接見她時
她坐著讓天皇站立在她身旁
日本社會尊稱她為[大畫伯]

2015.7.27
今早接到惟貞的電話 ~使我大大的快樂 !
她在電話中告訴我~她為自己創業了!
在內湖瑞光路開了咖啡屋
邀請大夥兒去品嚐 !
她原來的事業和前夫有關連-----
但她目前終於獨立門戶!
為自己創業了!!!!

我除了恭喜她~也希望邀集畫友们一同去她的店慶祝 !
在此時節~不禁想起自己創辦野熊美術教室寫的宣言:
野熊美術女學校的由來
很多人相當好奇這個奇怪的校名?
台灣的婦女解放,很大的部份,留在自省/內化/的部份
所有的文化場所------
不論是演講場/畫會/道場/清一色是女性,,/
這些地方有更嚴謹的社會組織/階級/功課/戒律/權威----
婦女有可能走向比原來的家庭或社會更深化的權力中心,
尤其是對身,心,靈,的徹底管制,
就算婦女喪偶,也自動從此走向修行或宗教之路,
以道場生活處理餘生,
幾乎過著[修女般的生活]!
因為在漫長婚姻過程,
她早已揮霍完了她的青春美好,
她的外表,早已失去和鄰國,廉價湧入的[便宜情愛]角逐的外觀,
如果以社會人際關係觀察,
應了一句話:[對方修行我最舒服],
婦女在宗教傳媒強大力量下,
全體走向自省/禁欲/和馴化/自然是社會安定之源.
外國婦女組織,覺得這是一種,台灣特有的女性文化現象,
而在國外女性運動,常走向各式各樣的,建立組織/團結/對抗不平等/
是全民式行動,不是由少數婦女知識精英領導
國外女權運動走向修法/立法/創作發表/探險/和對未來的新生命經驗
我們的宿命觀使女性是往死亡終點歸宿走
幾乎都在用心處理人生終極經驗
好像活著只是為了把[她]活完
而她們的人生觀是走向不斷冒險和現實的行動力
當女人被棄或自棄或失婚喪偶之時
重獲她此生第二人生之機會
她原本在舊日文化中
她的情感/經濟/貞操/宗教/親情/被傳統文化威脅---
當她重獲自由
卻無法還原一個自由又自然的身體!
為了追回她原始的身體,
自我價值和創造力(作品)
我們創造野熊曠野,
我們想一齊進入野熊的紀元.
女性應該重拾對世界的好奇和興趣
男性對應於女人的世界
也只是大自然的一種
除了人的經驗
女人必須認識大自然的所有經驗
我們也應該對醫學/太空歷史/星象/經濟/----有興趣
就從現在這一刻開始!
苦行和自省絕對不是處理老年生活的方式,
在這個世界缺席的女性作品須要女性们共同完成





到處砍人 這社會怎麼了 (奉君山)



更多專欄文章
接 連兩樁無差別傷人事件,再次引發社會輿論譁然。「這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徒呼負負,卻鮮少有耐心持續探索下去。結果往往停留在「政府應該嚴刑峻罰」、 「快點把那些人處死才能殺雞儆猴」這樣的答案,卻忘了剛剛被處死的6位死刑犯屍骨未寒,說好的恫嚇力卻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讓我們從精神醫學的時代 趨勢,回溯到當代社會機制的運作邏輯,來試著探究原因、尋找解方。
最強動新聞看這裡

賺不到錢難以生活

精 神醫學中有所謂的邊緣性人格症候群,也在二戰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越發常見,成為精神醫學領域新的混世魔王。研究指出,這與傳統社會結構的崩解、生活型 態的快速變化、不穩定有關係。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承受多樣壓力,容易無所適從、欠缺自我價值感,嚴重者就演變成邊緣性人格症候群,難以和周遭世界建立穩定 的關係。
伴隨著傳統社會結構崩解,人們從過去的保守價值觀中解放出來,投入市場經濟和開放社會當中,好像獲得了無所不能的自由。但是等待著他們的,卻是將 世界機械化、將人類工具化的宏觀敘事。人不過是蛋白質塊,要活下去就是物競天擇,如何在現實中殺出一條血路大家各憑本事。為了滿足人類的種種欲望,毫不猶 豫地凌虐生靈、消耗能源。人類活得好像自己沒有明天似的,卻忘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度的,無止盡的經濟成長根本天方夜譚。
但我們的經濟體制卻建立在不斷成長的前提之上。在台灣,每22塊錢裡就有21塊是透過銀行貸款創造出來的。利滾利之下,注定債多於錢。這些與債共 生的金錢,追著所有人不斷透過商業競爭互推債務、不斷舉債擴張償還舊債,去追求無止盡的經濟成長。而欠缺社會安全網的社會結構,更逼得所有人為了求生存無 所不用其極。畢竟在這個空洞、機械的世界當中,成為活下去的勝者成了生命僅有的意義。
但是過去賴以維生、參與分配的就業機制,卻又在全球化的資本逐利以及自動化帶來的科技性失業影響之下,顯得捉襟見肘。人們不只要跟外國的勞工競 爭,還要跟越來越多工、精細而且永不言倦的機器人競爭,於是勞動條件日漸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在高度市場化的社會,無法就業就不能參與分配,賺不到錢簡 直等於被宣告「你沒有資格活下去」。
當整個社會的人都被捲進這場瘋狂的經濟遊戲,將自我價值寄託在脆弱、多變的職涯,任由親職、社群支持功能失調的時候。再多幾個無力回天乾脆玉石俱焚的狂人,難道不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嗎?

須從血汗勞動解放

是 時候停下腳步來反省這一切了。瑞士、芬蘭、冰島這幾個國家,近年來陸續由公民或政府提出「主權貨幣」、「無條件基本收入」這些改革方向,就是要從根本上擺 脫債務金錢的枷鎖,扭轉以就業為生存前提的社會體制。不再迷信無限制的經濟成長,讓自動化的科技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服務,在地球有限資源的基礎上建立永續的 人類文明。
至於那些毫無意義的加派警力、持槍巡守,只是徒增警民困擾的政治煙火;嚴刑峻罰更恫嚇不了虛無主義者。唯有打造新時代的社群支持系統, 將生命價值從虛無的競爭中解放,才是真正長治久安之計。為此我們得同心齊力,將彼此從無意義的經濟成長和血汗勞動中解放,掙脫我們自己一手打造的精美牢 籠。
債該死運動參與者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優渥的社會資源在你出生前似早被瓜分殆盡

他們被BBC跟拍了49年!當人生縮時到150分鐘,你看出貧富差距真相了嗎?

2015年07月15日 20:19
對你而言,社會階級只能不斷世代複製下去?靠教育翻轉,可能嗎?
56up youtube1
長達49年的紀錄片,無法倒轉的真實人生。photo credit:YouTube

56年之後

公視日前播出英國廣播公司(BBC)2013年紀錄片《56UP》(暫譯:56年之後),該片導演以橫跨49年時間,鎖定來自不同社會階層14個孩子,每隔7年拍攝一次,製播成150分鐘3集紀錄片。從這驚人的49年影像紀錄中,你發現什麼了嗎?
《56UP》將49年人生縮時至150分鐘
《56UP》2013年在英國播出時曾引發熱烈迴響,導演艾普特(Michael Apted)從1964年拍攝起,完整記錄14個孩子(11男3女),有人家境優渥每7年都現身受訪,也有人曾經流落街頭,讓劇組找不到人。
Oscar Rethwill
人生的起跑線,從來就不曾一樣。photo credit:Oscar Rethwill@flickr (CC BY 2.0)

夢想,從小就不一樣

片中,讀私立小學、家境富裕的Andrew與John才7歲已開始學讀《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關心經濟情報,對於未來,Andrew與John隱約知道應該會平穩念完牛津大學,然後畢業成為律師。
56up youtube5
家境優渥的John小學已開始讀專業報紙。photo credit:YouTube
出生自貧民窟的孩子則沒太多時間談夢想,有人單純希望長大能到附近超市上班,眼前最大的夢想甚至是看到自己的爸爸能吃飽。
56up youtube3
有的小孩長大想進國會,有的小孩長大只想平凡的到隔壁超市上班。photo credit:YouTube

150分鐘的繼承人生

斷續49年過去,當年念私立小學的富豪之子們確實牛津畢業成了知名律師,並承接上一輩過著優渥生活,而他們的下一代也一步步照著49年前爹娘走過的老路重複人生
56up youtube7
John如願從貴族學校畢業、進入牛津大學就讀。photo credit:YouTube
中產階級裡,Bruce牛津數學系畢業後當上公立學校老師,生活恬逸;Peter大學畢業當過老師,之後改任政府公務員,家庭幸福,就結果而言,Bruce與Peter仍安穩的處於「中產階級」框框中。
56up youtube9
時光流逝,John順利成為1名律師。photo credit:YouTube
7歲就學看《金融時報》的John與Andrew,一個如願念完法學院,成為一名訟務律師,一個35歲已當上律師事務所合夥人,Andrew甚至在影片後段,不諱言承認「從影片記錄我們一生走來,證明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是確實存在社會的」。
56up youtube4
Andrew小學就學讀《金融時報》。photo credit:YouTube

唯一中產階級晉升上層階級

Nick牛津物理系畢業後,28歲移民美國,到威斯康辛大學研究核物理,最後順利升等、成為大學教授,有過2次婚姻(後續情歸1名外貌美麗的美籍女子),他是《56UP》全片唯一成功自「中產階級」晉升「上層社會」案例,順利得到自己夢想中的生活。
56up youtube13
Andrew年僅35歲已當上事務所合夥人,家庭美滿。photo credit:YouTube
而底層社會的下一代,49年後仍常與「失業」問題相伴,他們的小孩也很少念到大學,並接續做著黑手、保全工作。
56up youtube14
步入中年的Andrew直白承認「社會階級制度確實存在,並且根深蒂固,未來也很難改變」。photo credit:YouTube

《56UP》彷如49年縮時攝影

影片中的每人,隨著年紀增長不定時複習自己的倒轉人生,都無法不為自己的改變詫異。我們清楚發現,從影片一開始孩童們的高談未來夢想,直至數十年光陰飛逝,有人家庭、事業兩得意,有人卻成了流浪漢。
56up youtube55
階級複製的繼承人生。photo credit:YouTube
《56UP》彷如殘忍證明「社會階級永難跨越」,49年過去,富豪的孩子仍然是富豪,窮人的孩子仍然是窮人。

日復一日的殘忍真相

優渥的社會資源在你出生前似早被瓜分殆盡,當你懵懂長大、某天愕然驚醒,你的人生已無法從頭,只能默然接受這令人無法言語、卻又殘酷的赤裸事實。
Viewminder
當你發現時,人生已無法回頭。photo credit:Viewminder@flickr (CC BY 2.0)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陳來興






昨天面對畫友的好奇
要我講述認識陳來興的經過
事情要追朔到31年前
因為陳來興之前曾經發表了[給台灣繪畫界的一封信]
早就興起了為他開個展的念頭
當時我正在為淡水茶友會策展

民國七十三年和淡水鎮三位朋友共同發起一個文化運動
在公明街租了一間房子
組織淡水茶友會
採取會員制
結合鎮上二十幾個家庭每個家庭每月繳五百元會費
支付房租和水電
那時的經濟拮据連店招也是用紙做的
每個月辦畫展攝影展詩展
每個晚上舉辦各類型講座

當時曾邀約一位研究台語文學者魏南安到茶友會駐館教授和演講
記得他從高雄上來還帶著一床大棉被
可說是互相了解彼此拮据狀況
魏老師為了瘋台語研究
放棄了世俗安樂的生活
在高雄獨居的陋室處處漏水每逢大雨
要順水流不斷移動寫作的書桌位置
最後他好像住到一間廟裡掛單
經多年艱辛終於完成台灣第一部台語文辭典

茶友會採取自助式經營
客人自己泡茶自己清洗茶具
那段時間舉辦了[陳來興個展]
大家遠赴彰化~來興家邀展
畫展開幕那天驚動全台文化界
宋澤萊等作家及藝文人士都前來道賀
當晚將茶友會擠的水洩不通
晚上閉幕後
空蕩蕩無門戶的簡陋茶館
我們很怕竊賊登入偷畫作
幾個家庭排班輪流夜宿在陳來興畫作下守夜
這就是陳其南還未上路
台灣還未有社區文化社造總體營造之前
淡水民間的一種自發性文化運動
當時的人就是用這種沒資源的方法
為自己的鄉土文化護衛
記得那時還發行刊物
是由我用手抄本影印
算是淡水第一份民間刊物
  記得當時其中一檔展出李永沱個展~吸引了當時在永漢畫廊的趙莉注意 (後來她轉去誠品畫廊)~當時她立刻邀請李永沱至台北展出~獲得很大的成功 !

 在陳來興和妻子秀免一生的教育家生涯裡
兩人原來同為學校老師
後來陳來興個人走上職業畫家之路
他們在彰化地區結合一位林雙不老師
由林雙不老師
成立了為時非常久的教師連盟
他們透過改革和反省
檢討國內教育的缺點和幣端
為下一代的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甚麼將來
也檢討老師這種人的所得和對社會的回饋
每逢假日成群開著小貨車
到處演講和教學
辦理各種文化活動
到各個窮鄉僻壤為農民和工人授課
這是屬於彰化地區一群人的共同過去
~~~~~~台灣教師連盟~~~~~~~~


 我們有藝術出不了國門
陳來興畫圖畫到這個程度
連到大學教藝術都不能

 為甚麼畫展沒人進去看 ?為什麼美術館空盪盪 ?因為那些藝術和我們無關!
陳來興歷經中風後畫筆仍然犀利
畫家奇蹟似的復原
難到台灣社會總是喜歡在一個人消失後再來憑弔他



圖說:陳來興畫聯考年代~面色蒼白的女學生奔波於晚間補習的路上


圖說:陳來興中風之後於2013發表新作

台灣的現代美術,落後世界200年,都是國家不把台灣本體文化,當親生孩子 ~在戰後的血腥鎮壓後~把僅有國家藝術資源,投資在複製西方化藝術的主流上~[本土]就是民粹!本土就是政治不安!本土就是獨立建國!!~所以世界至今還看不到台灣美術出現 !!!

台灣政府不知道文化戰爭是免本戰爭 ~可以四兩撥千金~凌駕強國~也讓台灣在世界聞名~增強台灣國際地位,和文化實力~它用的只是藝術家的人生觀/鮮血/和堅強的靈魂-----也許它最貴 ?但也最便宜?因為藝術家是出於自由意志 !志願過這種生活!只願過這種生活 !



喘息的地肉
土地的哀鳴








淡水茶友會,採會員制,首任會長由張建隆出任,以會費和小額捐款維持營運開銷。茶友會會所緊臨淡水河畔、鬧中取靜,特闢「閱覽室」和露天雅座「茗茶室」做為活動空間。「閱覽室」除平時提供書刊供會員閱覽外,並定期舉辦各項大型展覽,包括「淡水人物展」、「詩美之鄉淡水畫作展」、「李永沱個展」和「陳來興畫展」等。「茗茶室」涼臺雅座風景絕美,供會員交誼談心,除每晚常設專題講座外,並定期舉辦藝文活動,包括「漢詩吟唱晚會」、「宋澤萊臺灣文學演講」和「李乾朗淡水古建築演講」等;此外又聯合戴寶村等年輕學者向鎮公所糾舉淡江大學中文系龔鵬程等人編纂之《淡水鎮志(稿)》諸多謬誤之處。十月間開設「漢文班」,邀請王昶雄魏南安等名家開班授課,同時亦成立「淡水歷史研究室」,調查淡水地區的歷史與文物。此外,每月發行會訊,散佈訊息、連絡情誼,因此頗能吸引淡水各界進步人士的參與,甚且受到臺灣藝文界的注目;一時之間,人文薈萃,頗有風起雲湧之勢;可惜後來因促進會內部對未來發展方向意見相左,造成分裂,於1988年一月進行改組,將茶友會併入促進會,但促進會和茶友會仍於同年四月間一同宣告解散。促進會前後三任會長:張建隆、謝德錫郭哲道
  促進會除每月發行《淡水茶友會會訊》,共計九期外,亦於1985年二月和1988年一月發行兩期《滬尾》會刊,分別由劉秀美李欽賢主編。另由謝德錫主編的《淡水大事紀》亦於促進會解散後的1988年六月付梓出版。



 淡水茶友會1987年3月間由滬尾文教促進會張建隆在公明街32號設立的據點,提供法律服務,以茶會友,廣結地方人士,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試圖喚起民眾的鄉土意識和愛鄉護土的決心。「淡水茶友會」採會員制,首任會長由張建隆出任,以會費和小額捐款維持營運開銷。
  茶友會會所緊臨淡水河畔、鬧中取靜,特闢「閱覽室」和露天雅座「茗茶室」做為活動空間。「閱覽室」除平時提供書刊供會員閱覽外,並定期 舉辦各項大型展覽,包括「淡水人物展」、「詩美之鄉淡水畫作展」、「李永沱個展」和「陳來興畫展」等。「茗茶室」涼臺雅座風景絕美,供會員交誼談心,除每 晚常設專題講座外,並定期舉辦藝文活動,包括「漢詩吟唱晚會」、「宋澤萊臺灣文學演講」和「李乾朗淡水古建築演講」等。十月間開設「漢文班」,邀請王昶 雄、魏南安等名家開班授課,同時亦成立「淡水歷史研究室」,調查淡水地區的歷史與文物。
  此外,每月發行會訊,散佈訊息、連絡情誼,因此頗能吸引淡水各界人士的參與,甚且受到臺灣藝文界的注目;1988年1月滬尾文教促進會‎進行改組,將茶友會併入促進會,但卻仍於同年4月間與促進會同時宣告解散。


淡水輕旅行

幼年時期,爸爸常到淡水畫畫,當時的「觀音夕照」和今日迥然不同,向晚時分,淡水河上仍有點點漁舟,彼時河岸邊俱是平房、堤防邊還有小沙洲,如果潮退,招潮蟹會從洞裡冒出來招手,河岸小孩的嘻鬧聲、裊裊炊煙,和今日「淡水暮色」歌詞景緻相去不遠。
父親的朋友在那本土意識尚且朦朧的時代(1986), 組織了「茶友會」,會址大概就在今日河岸邊。周日時分,一家四口經常從內湖長途跋涉前往淡水以茶會友,大人談藝術、聊政治,小孩百無聊賴,就在河邊亂跑, 或者看閒書,「諸葛四郎」和我就在那裡相識。後來鎮上公共事務,這批人也參與甚深,唯一當選過的民進黨籍鎮長郭哲道,當年也是茶友會出身。

        印象中爸爸早年的畫作常有觀音山,他用色向來鮮豔大膽,其中一張天空被畫成粉紅色,還被我們戲稱為「大鱷魚吃垃圾」,晚近畫車站或者火車,背景色仍然跳
tone,也算是他的繪畫特色

        除了河岸邊的茶友會,早年到淡水去,還會去幾個地方。茶友會會長張建隆開的書店在熱鬧的老街附近、國民美術畫家劉秀美開的藝品店在今日馬偕頭像旁,似乎已經變成咖啡店。再來就是往今日真理大學方向走的淡水教堂和馬偕醫院舊址拾級而上,那裡風景正好,居高又沒有遮蔽物,可以遠眺觀音山。

        可惜風景美好終究不敵人事糾葛,茶友會雖然有聲有色,但一年之後旋即因為人和問題解散。而北淡線走向歷史的盡頭,家族也逐漸減少了前往淡水的次數。

        一晃眼幾年,再次前往淡水,已經是我高中的事情。那時在北投讀書,剛學會騎摩托車,有時心情不好,會學電視廣告中寂寞或難過的人,獨自驅車前往淡水。當時不懂玩,騎去也沒做什麼,晃一圈就回來,連魚丸湯都不懂得吃。彼時捷運尚未通車,淡水小旅行並不流行,小鎮尚有小鎮風情,但如果要強加於貝克特的劇本上,終究還是有點勉強。梁志民的「淡水小鎮」大受歡迎之餘,也顯然沒有帶動什麼觀光潮。

        不久之後捷運通車,前往淡水的次數不知不覺的增加。「觀音夕照」餘威猶存,假日遊人如織,外國人猶多。當時河岸興起燒烤潮,週末晚間,肥油孜孜、炊煙裊裊,岸邊乘涼人喝酒吃肉,好不快意。又過幾年,風勢大變,燒烤店一夕消失,河岸邊變成夜市,套圈圈、烤魷魚,熱鬧非凡,卻少了淡水味。

        這幾年,市政府在淡水施作了新的填岸工程,施作當時簡直是淡水末日,河岸邊被醜陋的綠色圍籬阻攔,如織的遊客在變窄的夜市瞎逛,買那些全國老街都在賣的一模一樣紀念品,老淡水人想必都會覺得淡水的靈魂早已逝去。

        唯這期間,淡水的文藝復興之風再度興起,文化基金會努力踏查鎮史,老店家也開始有了社區意識。在嘈雜的夜市裡,有了書店(有河
book)、有了老闆熱心歷史的老店(三協成),無論遊客關心與否,居民終究關心起自己週遭的公共性。

        於是,偶爾,想要偷個閒,我會搭上捷運前往淡水。列車離開關渡不久,大橋映入眼簾,河岸景色豁然開朗,晴天有晴天美,雨天,霧中的觀音更有雨天的詩意。走 在河岸邊,會聞到一股海水味,招潮蟹雖然已經搬到紅樹林居住,但河岸邊景色風韻猶存。在那裡看本書,喝杯咖啡,而後前往魚丸湯和阿給,在買點魚酥鐵蛋,俗 氣歸俗氣,卻也能算是一場正時髦的「輕旅行」。
瀏覽完整文章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理想色彩是婆娑人生一道美點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國民美術不募款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2015.7.8

首次以國民美術課程教學的學員劉敏來文~讓我十分震撼和憤怒!
(我在富里帶外配姊妹心靈彩繪的成果冊,
已經彙編完成。
這都是我經歷老師您在國民美術的引導所學習到的內涵,
再運用並發揮國民美術精神。
內心對老師您充滿感激)

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這也是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班級本學期的最後一堂課
在這個週期發生了一些事
起因是班上同學劉敏的一份個展計畫書內容
當我帶回家詳讀後
我在班級(其實有一半以上是畫友)的社團臉書發文


內容如下 :
昨天劉敏帶到教室個展紙本,有許多邀請單位 `~~目前,正計畫邀請聯合掛名~~我想問劉敏,這回個展有否申請經費展出~~因為妳邀我做畫展顧問和主持開幕致辭及座談~~而我怕實際情況,會和現場狀況不符合,因為國民美術出書辦展都是不募款不申請經費,如此大家都是義務幫忙,用互助方法完成,我怕8 月15日我的發言會和現場情況不符合引起尷尬---
我所以會如此詢問
是累積了上一回劉敏的教學
引用國民美術的資源募款的驚訝
又加上她最近個展的協辦名單如此眾多的疑惑
因此有了一場彼此的爭辯
這麼多年僅憑彼此信任和榮譽心維持的道義
似乎受到前所未有的撞擊
2015.7.8 晚上在教室面對全班所有同學
我們各自表白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的種種做法和看法
當晚陳述的一切也成為這個事件的一份備忘錄
對於二十年來
所有畫友提供給這個團隊的公共創作權
是否因此能得到約束和保障
我們不敢想像
因為當劉敏要訴說內心感想時
她要求素月關掉記錄機
我覺得這是有點可惜的一件事

昨天成果展面對畫友的好奇
要我講述認識陳來興的經過
事情要追朔到31年前
因為陳來興之前曾經發表了[給台灣繪畫界的一封信]
早就興起了為他開個展的念頭
當時我正在為淡水茶友會策展

民國七十三年和淡水鎮三位朋友共同發起一個文化運動
在公明街租了一間房子
組織淡水茶友會
採取會員制
結合鎮上二十幾個家庭每個家庭每月繳五百元會費
支付房租和水電
那時的經濟拮据連店招也是用紙做的
每個月辦畫展攝影展詩展
每個晚上舉辦各類型講座
茶友會採取自助式經營
客人自己泡茶自己清洗茶具
那段時間舉辦了[陳來興個展]
大家遠赴彰化~來興家邀展
畫展開幕那天驚動全台文化界
宋澤萊等作家及藝文人士都前來道賀
當晚將茶友會擠的水洩不通
晚上閉幕後
空蕩蕩無門戶的簡陋茶館
我們很怕竊賊登入偷畫作
幾個家庭排班輪流夜宿在陳來興畫作下守夜
這就是陳其南還未上路
台灣還未有社區文化社造總體營造之前
淡水民間的一種自發性文化運動
當時的人就是用這種沒資源的方法
為自己的鄉土文化護衛
記得那時還發形刊物
是由我用手抄本影印
算是淡水第一份民間刊物
  記得當時其中一檔展出李永沱個展~吸引了當時在永漢畫廊的蔡莉注意 (後來她轉去誠品畫廊)~當時她立刻邀請李永沱至台北展出~獲得很大的成功 !

淡水夜色

月下淡水
河流教我們許多

妳們看到的是金額
我看到的是方向
挾帶著高知識家庭優勢+高效能現代裝備
將一個二十年美術運動轉變[風向]
如此嚴重的問題
就像所羅門王的審判~真正付出的母親會很痛
臉書的公開是一種對雙方公正的機會
讓渾然呈現透明對話開啟
淡水樹影

許多人還很苦環境問題未解決
國民美術來自對普羅階級的服務
雖然他們的藝術不見的輸上流階級
往往更驚人更傑出
提案送計畫只是養活文化人
這些邀約不斷這些方式我都精通
但是它無法解決赤貧家庭的永恆現實
這是不爭的事實
那些國藝會文化局各式各樣的基金會
都是我刻意 轉反方向的國家文化資源
以國民美術對社會的服務和實力
應是輕鬆可以拿到
因為有了錢就會滋生眾人的煩惱和運動的質變
彼此一無所求才清澈沒掛礙
值得我們驕傲
這是一個由人民自發性培養的藝術運動
我把它稱為[群眾的幸福]
值得維持因為全球僅有台灣如此
創造它時,我曾希望它像家庭做祭拜祖~或是熱鬧喜慶~它來自民間不分尊卑
各家依據自己財力祭祖時供豆芽菜豆干或山珍海味都可
人人平等有自信貧富共處一個社會

過程有很多資源和利益招手
從沒有一次接受
唯一的金錢來往只是畫友個人和個人間的互助和饋贈
或互相購買作品收藏畫家出售作品全額屬於畫家
被開辦畫展純粹免費服務也包括策展和畫作論述及培育

河畔旅人

二十多年來奉獻給公共
也由公共發表~如今面臨產生藝術果實即將被轉型的悲鳴
我們並非沒媒體或是藝術界人脈
反而來臨者都是一時之選
各界最重要的文化人士
記錄片工作者
出版社畫家
記者

愛侶和觀音山

美術館專業人授課每堂課不准旁聽錄音拍照
我們開放而且免費
在每個地方
我聽到自己設計過的課程到處上演
有時我要搜古提出証據
表明自己是原創者
燈火倒影

二十年前
規劃此運動
有想到這一天
有認識人性才入社會
我建立的自我反省和獻身的運動
被自己搬的磚塊砸到自己的腳了
沒有人會同情老師的她們認為我公佈社團對話是不道德
然到社團有30人那不就是社會嗎
一無所有的我
將它公佈在天下
在這時刻我選擇[區分]用來防衛原始運動被變質的函意

讓學生辯駁的那些基金會曝光
也是保護基金會和個展畫家共同的清白
既是公共人人清白不必在 地洞表述
我只是將它從地洞拉出地面見光讓它變成一種論述的過程
我要反省的是我的學生群已經轉為台灣高教育的人群
她們的生活領域在眾人之上
知識和家境形成的人性和價值觀都是我不曾面對的

這一切有宿命
國民美術的四部曲
開設[石餅民藝]十五年
建立工作室和個人畫室
編輯國民美術課程
更改美術世界傳統師生關係
建立全國地方畫會
協助畫家發表國民美術展演~個展聯展和街頭踩街畫展




[藝術之前我是法律]

那是指妳自己的藝術不是他人的藝術
在他人的藝術上妳是沒有法律的

過去為提昇學生作品受世俗世界無端打擊
我常鼓勵她們要自信
用[藝術之前我是法律]加強大家對自己作品信心
但 ?
法律之前為何我並不一定是法律
因為那是他人心血 

對他人 ~也許可以不要管過去古老時代[尊師重道]的八股思想
但如果將他人用一生致力的理想~轉變了方法和方式

那就是法律面對他人的法律了
藝術之前我就是法律 ~只是指自己的藝術 ~不是他人的藝術

台灣的協會基金會都太多了
為什麼不保留一個不拿錢的不取走公共資源的美術團體
它才是真正的保育類文化





宅急便社會

志工公關公司~保証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畫廊參觀人次~保證向公部門完美報表結案
選戰公關公司~簽全國街道或北市街道保証[人滿為患]
這樣的假文化你要嗎
台灣的誠實文化目前也許仍是小眾
但那是貨真價實
我有許多苦難的朋友
他們成年仰賴計畫案生活
成為文字勞工快要致死
雲門舞集/琉璃工房/明華園文化----這些A咖
襲捲全國文化資源
為何我們不維護[國民美術]
這唯一的全世界保育類 



 破洞歌舞團

這個實驗性劇團發想於童年
一直到2007年的六月才付諸實現
我們用的是推動國民美術的方法
在台灣看到許多的藝文活動
整天找經費沒有補助就被迫停止活動
我們感覺到創作的不自由和不自然
我們用在過去二十年間推動國民美術的經驗
創造一種又便宜又好玩的文化活動
用日常生活人的身份
想在我们的一生完成許多作品
從2007年七月開始我們已經演出84場
目前即將進入破洞第85回公演
保持野台的演出方式利用晚上非假日舉行
鼓勵團友認真努力工作換取生活費不靠演出募款及賺錢
因此我们的藝術是無價的
我們的演出不收費歌舞團經營也不收團費
每個人都是義務支持沒有任何人支薪
吸收團友和收集節目由國民美術部落格發佈訊息
每一次選定的表演場地
都是和演出同步表達我們對台灣土地最優美景點的禮贊
因此每月的演出場地發表也是一件重要的思考
破洞演出時不使用麥克風擴音器等器材
我們把自己定位為[世界綠色和平組織] 的戲劇組
在演出時和周遭的景觀化和成一片
不影響附近鳥壽蟲魚的原始生活
也和周圍石頭階梯人物和諧共處
故都用清唱方式進行



文化是好生意

但我們不做這門生意,
你以為我們沒有募款能力嗎?
藝術是天然~無法用人類的錢救濟

國民美術的目的,是要幫助弱勢者或失學者,
不受文化份子知識份子所宰制,
獨立自主玩藝術,
不受菁英階級玩弄
能夠自由思考和思想,

過去,
前人的努力,純屬義務付出,
畫家梁淑君在永和自家成立[放學後俱樂部],
讓孩子學畫等父母到家,
之後在自購土地牡丹鄉間
帶領外配孩子玩美術多年
畫家施正文,於內湖北玄宮,
為信眾單親家庭孩子,
免費教學美術多年,
畫家楊鑾,雙親年老,同時入住老人院,
她以所學,自己提供畫具,
每週看望父母同時,為院內所有老人上課.
被孩子纏身仍奮力搶拍畫友個展開幕要使用的記錄片導演徐素月
她以個人工作室出機
過去已經義務完成其它兩位畫友記錄片
(秀雲影片 ~拒絕再玩)
(昀儒影片 ~慵懶情人)
她並計畫在這生完成十位畫友影片 :
 圖為最近一次於帶孩子生活中搶拍畫面情形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不當的募款 ~引致社會的正義無法伸張








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國民美術的特色間要分清楚
如果妳個人需要募款才能推動國民美術
會形成這國民美術對這個社會的謊言



也許它就像我寫的淡水味覺其中一篇文章 ~[後街牡丹]
募款是無止境的欲求
永遠無法到達
永遠不夠
如果免費 
就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