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廣州街洋裁師春愛的號角聲
昔日廣州街人聲沸騰
商場興旺
就在近穀鳥軒騎樓那一段
一位守寡女洋裁師傅
自己開張了一家店營生
將半間店鋪分租別人
她的洋裁桌面很大
約有一席榻榻米大小
每天到中午後 ~必然要午睡
會和來訪同一男伴
鑽入用布幔四邊圍起的桌下睡眠
另一邊分租的店通常還在做買賣
約幾分鐘後
會從布幔傳出一陣陣女洋裁師的淒厲叫喊
那是她[歡愛的號角聲]
傳出騎樓外
這時所有人都鴨雀無聲
有人從遠方散步每日定時而來
一起靜靜的聆聽
街上孩子也從此地學習成人世界的風華
說是大自然的啟迪也不為過
大家都愛女洋裁師
因她做ˋ的衣服風流美妙
萬華的確是個熟透的成人世界
他充滿中年文化之美
人體的理解~在腋下和胯下的舒適感~腰的寫實很適當而有空隙~早期服裝很綑綁~他的衣服解放人體而舒服~她的時尚今日流行才湧現~是提早了的天才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給破洞團友的一封信
給破洞團友的一封信
開台祖母歌
[隨著歌舞團流浪]
認識了雨
認識了海
認識了人
認識了社會
認識了海
認識了人
認識了社會
就在鄰居門前
就在古蹟門外
就在母校散步道
就在古蹟門外
就在母校散步道
當我用歌劇形式
談家事
煮菜儀式化
談家事
煮菜儀式化
吃[劇本飯]
是我此生最後一場婚禮
最後一項職業
情歌我來寫
藝術是我族譜
是我此生最後一場婚禮
最後一項職業
情歌我來寫
藝術是我族譜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 ~2017.11.15(週三)第十一堂課發表作業之二昀儒和永明篇
每個盡力於讓家庭變成樂園的人~
他們有無限的寬大~
和超越一切的理解力~
因為這種寬大~
使他自己的身心從此 走向舒暢和健壯!
他們有無限的寬大~
和超越一切的理解力~
因為這種寬大~
使他自己的身心從此 走向舒暢和健壯!
有時候 !
父母有父母的慈悲~孩子有孩子的慈悲~
當一個孩子越過了苦痛的成長 ~
對過去呈現慈悲的力量~
是對生命最大的敬意~對自己最深的教育
父母有父母的慈悲~孩子有孩子的慈悲~
當一個孩子越過了苦痛的成長 ~
對過去呈現慈悲的力量~
是對生命最大的敬意~對自己最深的教育
只有在能夠把新的感情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之時~
才能使自己擁有新的思想
發表新的研究
更新生命
才能使自己擁有新的思想
發表新的研究
更新生命
永明設計的集義宮邊緣咖啡館
是屬於城中人日常生活的咖啡館
就如萬華古代昔日的骨和血
衝刺著形形色色的思辯
和狂飆激進的文化和政治狂熱言談
濃縮著整個萬華的歷史與社會人生
是屬於城中人日常生活的咖啡館
就如萬華古代昔日的骨和血
衝刺著形形色色的思辯
和狂飆激進的文化和政治狂熱言談
濃縮著整個萬華的歷史與社會人生
傳一位瘟神奉玉皇大帝旨令下凡降災~
當時擔任太守的池夢彪得知此事
請瘟神到家中飲酒
池夢彪與瘟神暢飲後
乘瘟神喝醉假意要借看[布瘟]用的藥粉
乘瘟神不注意將藥粉全吞下肚
藥性發作隨即滿臉變黑兩眼突出而亡
池夢彪心腸慈悲
不忍百姓受災
如何使萬華進入最高水準的世界觀
永明以[集義宮]為例
開一家品質像南美咖啡的古蹟咖啡屋
這咖啡屋可以滿足看過這傳奇的廟
之後在旁邊的咖啡座流連聊天
讓咖啡館的文化史和古老廟宇交織香氣
十四世紀的葉門開始世上第一家咖館
提供人們外出訪友
交談時事
發表詩句和藝術
也追求愛
但那時女孩不能外出
侍者是由美男子代替
萬華應該穿越台灣城市史
應用他的古老和哲學
走出一條自己的風格
永明以[集義宮]為例
開一家品質像南美咖啡的古蹟咖啡屋
這咖啡屋可以滿足看過這傳奇的廟
之後在旁邊的咖啡座流連聊天
讓咖啡館的文化史和古老廟宇交織香氣
十四世紀的葉門開始世上第一家咖館
提供人們外出訪友
交談時事
發表詩句和藝術
也追求愛
但那時女孩不能外出
侍者是由美男子代替
萬華應該穿越台灣城市史
應用他的古老和哲學
走出一條自己的風格
萬華社大艋舺美術寶盒 ~2017.11.15(週三)第十一堂課發表作業
這幾年沙崙不再那麼冷慄
許是高樓增多
擋了東北季風的緣故
蓬蒂的[沙崙的愛情]還未熄滅
作為沙崙第一位畫者
她橫看豎看左看右看
將沙崙讀了個透
展開以海天星空為主的創作
如一個人日夜描述紅毛城
最後紅毛城就是他的專屬
許是高樓增多
擋了東北季風的緣故
蓬蒂的[沙崙的愛情]還未熄滅
作為沙崙第一位畫者
她橫看豎看左看右看
將沙崙讀了個透
展開以海天星空為主的創作
如一個人日夜描述紅毛城
最後紅毛城就是他的專屬
蓬蒂已經以海作為她的生命
代言[海]
代言[海]
作者感言:
張蓬蒂
在還沒進寶盒時,我常駐足在劉敏所說的那,我像個孤魂飄渺似的眺望遠方,迷茫的眼神希望真有一天遠方飄來的船𥚃有一個我朝思暮想的人出現在我面前,像個守望石,一天天地過去了,始終沒有信息,那種孤獨感傷的心境也在等待無望之下慢慢地淡了~~張蓬蒂
從小就喜歡看海看天,我喜歡躺下看天空,看著雲朵的飄移,彷彿踏在雲朵,喜歡看海常走在沙灘上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浪,帶著沙走,把腳埋在沙堆裏跟著海浪移動,像是走在海𥚃
從小就喜歡看海看天,我喜歡躺下看天空,看著雲朵的飄移,彷彿踏在雲朵,喜歡看海常走在沙灘上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浪,帶著沙走,把腳埋在沙堆裏跟著海浪移動,像是走在海𥚃
家裹二大本圖畫紙,我必須把它當作練習本畫,我這輩子浪費太多的物質體,我必須學會自我管理從最低價的紙上學習節儉,不再浪費,很快的我就會往長軸上發展,宇宙是我想像的空間,唯有在那才是我靈魂最安心之處
張蓬蒂
88年搬到沙崙附近的拖吊場住了兩年多,之後又搬到現在所居的新市鎮。
在沙崙那段時間女兒跟我們住在一起也正好女兒剛生小寶寶,忙著幫她帶小孩,花盡了所存的私房錢(30)買了最高級的娃娃車⋯床⋯尿布⋯衣服所有穿在身上用的全是奇哥⋯麗嬰房的,成了每一家嬰兒用品的貴賓,時至今日想想我真的花錢如流水,依舊沒改,女兒的婚姻維持了一年多也結束了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狗公民
狗公民
雙連捷運站附近,
大多飲食攤前,都掛滿數筒瓦斯.
可能是面對川流
但每個露店,在馬路邊,並沒有水龍
每攤的髒碗,都有專人收去洗,洗淨後,
再根據店家燙印在碗邊
漫步入燈火通明的主街暗巷.只是一線之隔
卻有天壤之別!
這個和主街平行的暗巷,
就像是華麗盛裝的夜市卸
也像劇場的雜亂後台,
不一會兒,我竟闖進一個無門無窗的[
穿雨靴和圍裙的女工,在巨大的水槽前,飛快的刷洗,
裝進拖車運出小巷,遠處又是滿滿的路邊攤髒碗
接著魚貫而入,
陰暗潮濕的空間,僅在棚頂有一朵蒼白的日光燈,
緩緩的移動
等我定睛一看!
原來是兩隻流
但毛色已經昏濁了,另一隻是黃土色,
已經非常像地面的顏色了!
在黑夜中,遠看為
洗碗的婦人,粗魯的將食物的殘餚,丟向
雖近八點而已!
藍柱子的殘渣,已淹沒到
污水也漫向四周,
我昏眩的看著五花八門/斑駁十彩的/
認出黃色的油麵,也許來自魷魚肉羹麵/
莞荽的綠色小葉片/
這堆小山,沒有任何容器包裝,
曝露巷
有如成百攤位各式點心的墳場,
身體澎脹到最大,使頭和
為什麼那麼像瓦斯筒?我了解了!
他
使他們變成像人類的大胖子,身體已經沒有
成為前後一樣粗的瓦斯筒狀,
雖然已經快走不動!
依然每天
這些剩菜的高納/高脂/
地球是一個傳奇的星球,
有不可思議的美
充滿其中.
有大象/長頸鹿/老虎/獅子/
但以人為本位的人類.已驅趕了所有動物,
和人最親密的都市
卻在如此環境下,吃成這個變形的樣子!
動物的自愛和可愛,比人
都市裡的麻雀和貓狗數量那麼多,從未見他們的
很少造成大眾生活的雜亂,
如果地球是屬於各種生物
我們似乎可以更進一步照顧動物,
和規劃一種共同生活方式
而不必引誘流浪狗吃成這樣?
中山北路 ~雙連 ~赤峰街鐵道
幼年時,身為腳踏車店長女的母親,
暗中被左鄰右舍的孩子羨慕,
不只是店裡,牆上貼的電影和劇場海報的喜悅,
還有,送戲票的幸運,
成了貧困節檢的物質生活最奇妙的娛樂,
對戲劇敏感的母親,輕輕一點,
就能充滿技巧的表演,
成了學校的名人,
日本老師,特別喜歡她,
常為她求情,勸祖父讓她升學,
但老師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大眼睛的小女孩,
只要一提筆寫字,就會被追打,
最後,她只能天破曉時,
起身如飢似渴的閱讀和練字,
公學校畢業後,她只有做一堆如山的家事,和看顧弟妹的事,
意志堅決的母親,用自己辛苦存下的小錢,報考一所邦文打字研習所,
以備將來,成為一位搖筆桿的辦事員,
畢業後,她央求父親,讓她去日人開辦的珠式會社上班,她會將所賺的錢全
當同事们午休吃飯時,她身無分文的閒逛,在博物館和新公園欣賞池中
有兩塊舊木板是在1988北淡線鐵路拆除
從台北到淡水沿途老火車站前夕~
自淡水飛奔到雙連站搶救的~
當時在淡水開設石餅民藝時,
就將它布置在店門前面紀念,
北淡線鐵路拆除~
除了心中非常不捨沿途各美麗小火車站外 ~
為何會獨獨對雙連站特別難忘?
因為當童年知識正要被啟蒙時,
住過赤峰街,讀過日新國小~
成日遊蕩在中山北路社群的街頭巷弄~
沒有讀過幼稚園 ~
在等待小學開學的日子 ~
中山北路巷子裡的音樂教室和芭雷舞教室~
成了讓我趴在窗口學習的免費學校 ~
對藝術的愛意
也在那時萌芽~
有時父親要我去美而廉買蛋糕 ~
沿途經過的日式房子迷濛濛的 ~
陪襯著屋旁的榕樹古木群 ~
地面則是黃泥沙地~
夏日西北雨下來
會在地面噴濺水花
每朵水花都像芭雷舞女墊腳尖在跳舞
泥地~墨綠榕樹 ~木頭房子
溫暖飽滿的色澤
是童年主色~
當我有眼疾時候~
母親會帶我經過天橋下的圓形柱子~
走到對街的林眼科治療~
中山北路美麗的騎樓前 ~
陽光透過葉子隙縫~
灑落在人行道上~
那時特別愛聽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喜愛音樂也許就從那時開始~
昔日的建築 ~在孩童的視覺造成一種美術感情 ~
是課堂美術的延伸和輪轉~
我日夜在學習~被房子吸引
從房子的繁複多彩的格局和結構~
早熟的閱讀
沉醉的凝視~
常常安靜地散步
尋找屋群的美~
可以看房子看很久~
但是如今圓環拆除了~
天橋也沒有了~
中山橋更是無妄之災消滅了
屬於中山北路六條通的老屋一間一間改建 ~
如今只剩下陳茂通邸~
可以留住一點中山北路的驕傲~
往昔的美好
藉由他證明過去文明的高度~
中山北路沒有古街
但當時那個美麗的[社群街道]
的確讓人回憶至深
和畫會成員去過三板橋會館用餐
陳茂通邸的內部和外觀的細緻迷人
不是當時許多建築有的
它的獨特讓人身處其中洋溢美感的滋潤
整個環境都有一股秀氣的高尚感
[雙連鐵道的純真樂章]
昔日北淡線
沿著雙連鐵道邊
立著一間看守柵門的小木屋~
有一位看守柵門的老人~
在小木屋內裝置了一把理髮椅
理髮椅使小屋幾乎無法容身
鐵軌的火車轟隆轟隆不斷經過
非常刺激
老人同時幫小朋友和大人理髮
細心為小孩在椅上加一片擱板
讓矮小的孩子譨坐正
小小的窗邊
更掛著一串串用粉綠鵝黃和粉紅色紙包的橄欖
為了得到一串橄欖而去
是去理髮最快樂的事
[降落傘]
童年時雙連的鐵道邊大草原,是孩童们遊戲的地方,
有一天我和小朋友照例歡樂的在草原奔逐,忽然遠方的天際出現一柱
有時獨自在榻榻米醒來,家人都走光了,不知是去逛馬路還是去吃點
過一會兒,周遭突然一片沉寂,從很遠很遠的地底,傳來像大象那種
[外省兵]
幼年的我十分怕狗 ,父親為了訓練我常在夜間叫我出門買菸 ,只要一出家門、聽到狗吠聲,我就提早張嘴大哭,這時父親就一個
其中一隻母狼犬最聰明,是捕野豬高手,也最受父親疼愛,她的個性
[雙連的露店]
街道飄浮著道地台灣菜的芬芳
圓環被官方姦殺後已經成了四不像
無論如何振作變遷創業都無法令它再起死回生
古地名叫[牛埔]的老雙連
是不容外鄉子弟輕易更動地靈的
地靈的仁義太重無法被迫粧扮新潮脂粉
林宅血案落幕
方素敏出征競選立委
年青時節的周伯倫為競選總幹事
宣傳車行經雙連
民生西路兩旁路攤露店
甚至延伸至露店身後騎樓內的各色店家老闆
個個魚貫而出
每人手上像握著最大綑炮竹般
手掌虎口撐到最大
綑成圓型的千元巨款一束一束交由宣傳車頂
那一年方素敏最高票當選
雙連至今仍保持古風
吃食和建物以及人情無甚變化
是精神疲勞者遊憩休養之地
有空不坊前往
只是要避過那不住呻吟被玻璃罐頭封住的老圓環
怕有一股怨氣衝天
[母狼犬]
幼年的我十分怕狗,父親為了訓練我,常在夜間叫我出門買菸,只要
狗公民
狗公民
雙連捷運站附近,
大多飲食攤前,都掛滿數筒瓦斯.
可能是面對川流
但每個露店,在馬路邊,並沒有水龍
每攤的髒碗,都有專人收去洗,洗淨後,
再根據店家燙印在碗邊
漫步入燈火通明的主街暗巷.只是一線之隔
卻有天壤之別!
這個和主街平行的暗巷,
就像是華麗盛裝的夜市卸
也像劇場的雜亂後台,
不一會兒,我竟闖進一個無門無窗的[
穿雨靴和圍裙的女工,在巨大的水槽前,飛快的刷洗,
裝進拖車運出小巷,遠處又是滿滿的路邊攤髒碗
接著魚貫而入,
陰暗潮濕的空間,僅在棚頂有一朵蒼白的日光燈,
緩緩的移動
等我定睛一看!
原來是兩隻流
但毛色已經昏濁了,另一隻是黃土色,
已經非常像地面的顏色了!
在黑夜中,遠看為
洗碗的婦人,粗魯的將食物的殘餚,丟向
雖近八點而已!
藍柱子的殘渣,已淹沒到
污水也漫向四周,
我昏眩的看著五花八門/斑駁十彩的/
認出黃色的油麵,也許來自魷魚肉羹麵/
莞荽的綠色小葉片/
這堆小山,沒有任何容器包裝,
曝露巷
有如成百攤位各式點心的墳場,
身體澎脹到最大,使頭和
為什麼那麼像瓦斯筒?我了解了!
他
使他們變成像人類的大胖子,身體已經沒有
成為前後一樣粗的瓦斯筒狀,
雖然已經快走不動!
依然每天
這些剩菜的高納/高脂/
地球是一個傳奇的星球,
有不可思議的美
充滿其中.
有大象/長頸鹿/老虎/獅子/
但以人為本位的人類.已驅趕了所有動物,
和人最親密的都市
卻在如此環境下,吃成這個變形的樣子!
動物的自愛和可愛,比人
都市裡的麻雀和貓狗數量那麼多,從未見他們的
很少造成大眾生活的雜亂,
如果地球是屬於各種生物
我們似乎可以更進一步照顧動物,
和規劃一種共同生活方式
而不必引誘流浪狗吃成這樣?
[雙連記事]
廚房裡的太平洋戰爭
 童年時代的我最喜歡在廚房裡聽母親講太平洋戰爭的故事,
少女時代志願到日本海軍基地服役的母親,令我十分崇拜,二次世界
而她則像是一位身上配滿了襤褸勳章的一名女將軍。
三歲那年,我們隨著嫁給富有會計師的大阿姨搬到雙連鐵道邊。那段
我同情的望著她,焦急的想,我們的夢想正一吋一吋的破滅了。
母親彷彿看穿了我們沮喪的心思,有時她會振作士氣,穿起父親的大
一直找到海鷗在飛翔的天空,這種超脫痛苦的訓練經常在童年演習。
有一次,在和父親經歷無數次椎心痛楚的爭吵後,以及這種天長地久
父親那威風凜凜的母親徐徐的自車上跨下來。
在那個婦女就業十分困難的年代,母親盡力想創業,有一次她夢想學
幻想著將來幫人家做衣服後,要買好多好吃食物,心裡好快樂。
母親學成結業後,我們就回到萬華老家尋找店面,終於在三水街市場
每次縫到我這個小女兒的外套時,就是大年新春的清晨了。
日本戰敗,戰爭結束後數年,每次空襲警報,母親彷彿無法忘卻戰地
為何死的不是女兒呢?」這是長久烙印在她一生永遠的傷痕吧!
舊日台北,仍有水田處處,童年時每次和母親漫步,看見壕溝,她彷
不再穿那戰時的燈籠褲了。
來自網路文字「房子位於淡水竿蓁林的小山坡上,我第一次從舊書看到泛
楊梅劉燕祖父來訪
嚼灰泥西裝和同色禮帽
在月台買三份玩具
一起坐三輪車回雙連的家
[給廖淑芳老師]
老師 :您總是知道歷史最後會降落在哪裡~
最微細的那一站是在民間~
老師:謝謝您用學術的力量
一直搭橋給台灣不斷在搏鬥中的根部~
使我ˇ不斷工作下去的是~
當社會重傷之後~
[雙連]這個當年還灰濛濛的昏黃小站~
老社區的老台灣人開著一家家日常衣食用品店~
打烊後老人家總是只捨得點著五燭光昏黃燈炮過日子~
當方素敏的宣傳車淒涼的駛近~
含蓄內斂從不表明立場的老社區居民魚貫地從他們日常不捨娛樂節儉的衣袋~
掏出一卷又一卷的千元大鈔~
手掌的虎口撐的好大~
快要握不住了!
輪下 ~一雙雙穿著木屐或拖鞋的腳
盡力的墊高腳尖交給由周伯倫陪著
高高站在貨車上的方素敏~
這是一個時代大歷史的終點站~
是我們的莊嚴博物館可以有的美術的部分~
感謝老師!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