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畫家謝招治阿嬤回顧展在剝皮寮鄉土文化中心舉行 2015 .3.28 (週六下午二點)


[更正畫展消息 !!!]
畫家謝招治阿嬤回顧展在剝皮寮鄉土文化中心舉行
2015 .3.28 (週六下午二點)


 展覽地點: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 (台北市康定路173巷13-15號)
展覽時間:3月28日至4月5日 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週一休館)

六 十五歲才開始學畫的招治阿嬤,在她人生最後的二十年裡,努力的用畫筆記錄她童年記憶中的台灣。在國民美術藝術家劉秀美老師的鼓勵下,不講究技法、構圖和用 色,憑直覺作畫,阿嬤靠著記憶,一筆一劃地用她獨樹一格的樸實的畫風,紀錄了她兒時記憶與成長過程的生活經驗,作品雖無學院派的精緻技法,卻充滿了歷史情 感。

劉秀美老師對畫會的老人家們說:「你們這一代的老人家,一生經歷過無數艱苦的日子,一定有很多寶貴的故事。你們是歷史的見證人,是國家的寶,你們要把你們 的故事畫出來留給下一代,讓年輕一代了解從前的真實歷史故事。」於是招治阿嬤努力作畫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的三百多幅畫裡,記錄了台灣的民間習俗、異 族的統治、戰爭的恐怖生活、光復後改朝換代的社會變遷,一直到二十世紀的現代化社會。

  她的畫作有水墨與水彩兩種型式,內容包括了生活 習俗、日據時代、戰時生活、光復後的台灣、喜事系列、近代時事,還有她個人的家庭故事。其中多幅畫作參加國內外畫展得獎項,包括「黑市交易」榮獲榮朱銘 「長青藝術創作展」大師獎、「炸油條」先後得到國內「當代藝術風畫展」的特優獎以及日本屆第35「國際公慕展」的特選獎等。由此可見,她作品中的歷史見證 與真摯情感得到國內外人士共同的欣賞。最令人感動的是,她有三卷圖畫家譜,從七公尺長到十四公尺長,招治阿嬤用美術的語彙,生動描繪出祖先早期由大陸來 台,她早年養女的命運以及她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戰亂與台灣光復初期的社會變遷,紀實圖像成為過往庶民生活的見證。

除了作畫之外,招治阿 嬤也曾到各地用她的畫作來說故事,包括雲林故事館、台北市剝皮寮鄉土教育中心、成長文教基金會、西京文化剝皮寮點等地。她的故事畫成為雲林故事館的常設活 動,持續由館員以紙芝居的方式用她的圖畫向觀眾說故事。成長文教基金會也舉辦了「說故事、畫故事」的活動,讓年輕人聆聽老人家的故事,然後由他們的畫筆詮 釋他們所聽到的故事,這些都是她和大家為歷史傳承所做的努力。

  為紀念招治阿嬤逝世一週年,她的家人在成長文教基金會的協助下,主辦 「再見招治阿嬤回顧展」,於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五日在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她的畫作、草稿、文章、照片及個人物件,希望能讓大眾可以一起來探索她的生命 及走過的歷史痕跡,更希望能藉此提倡推廣國民美術,提醒社會大眾珍惜上一代寶貴的生活經驗,保存記憶中蘊藏的歷史寶藏。


活動圖片

招治阿嬤畫昔日艋舺
80年的臺北記憶
撰文/編輯部  攝影/紀岱昀
65歲才拿起畫筆學畫,謝招治阿嬤的畫筆下,卻留下許多「昔日臺北的漏網鏡頭」。
艋舺除了龍山寺之外,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它可能是「過時的臺北」。可是,在招治阿嬤的畫筆下,龍山寺、廣州街、剝皮寮卻是「朝氣繁華的臺北」。84歲的素人畫家,透過畫筆告訴我們屬於昔日艋舺的繁華和艋舺大家族「黃家」的故事。

1929年出生在艋舺龍山寺旁的謝招治,是家中第3個女兒,從她的名字『招治』以知道父親求子的希望又落空了,因此為女兒取名個能「招弟」的名字。在龍山 寺旁做小生意的父親,最後還是把她送人當養女。已經有兩個女兒的謝家,多養個女兒總是負擔,畢竟女兒遲早都要出嫁,趁早送給別人當「養女」、「媳婦仔」, 在重男輕女的舊時臺灣裡是再平常也不過的事實。

如同謝招治的母親,也是送人當養女,即便她出生在艋舺的大戶人家「黃家」,算是當年艋舺最有錢的家族,然而黃家卻有「不養女兒」的傳統,凡是女兒一出生就要送人當養女。

當不成養女

送人當養女的謝招治,大概是「太有個性」的緣故,小時候卻屢屢從養父家跑回家。當養父要帶她回去,10歲的招治卻躲進舅媽開的萬華戲院裡,姊姊在戲院裡找到她後,任大人怎麼勸說,她也不願意跟養父回去。

於是養父不再堅持,僅要求招治的父親把當初收養女兒的「500元紅包」還他,至於這些年來,養招治的費用就不再追究。不過,家裡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錢,於是母親把自己從娘家帶來的金子變賣,讓招治擺脫養女的命運。

回到家裡的生活,雖然也不算寬裕,尤其在龍山寺旁擺攤賣油條的父親,也需要人手幫忙,因此回家後,每天清晨4、5點就得起床幫忙做事,父親總是把小孩留到 最後一刻,直到7點多,才讓姊妹們去上學。招治阿嬤回憶,「小時候為了不想遲到,每到上學時刻,總會跟父親爭執。」

然而,從招治阿嬤的畫作裡,看不到小女孩任性的記憶,反而紀錄著學校生活的細節。像是《學生帶日丸便當》作品當中,描繪她就讀公學校(小學)六年級時,正 值二次世界大戰,校長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帶「日之丸便當」來上學,即是白飯當中,擺放一顆酸梅,樣子像是日本國旗,說是要激發孩子們的愛國心,實際上是要 解決戰時物質不足,家長們無法為孩子的便當準備好菜的緣故。

筆下艋舺的黃金歲月

招治阿嬤畫作讓人印象深刻的部份,在於她把年少時期的生活栩栩如生的刻畫出來。雖然不像專業畫家有著精湛的技法,可是對於常民生活的描繪卻是更珍貴的臺灣 記憶。像是她的畫作《廟口的早晨》,紀錄的就是1940年代前後,龍山寺每日清晨的景象。

由於,招治阿嬤父親的油條店就是挨著龍山寺右側的「露店」,小學時期每天早上都在店裡幫忙的她,記得清晨6點,龍山寺門上的收音機都會播放做早操的音樂, 晨起運動的人在廟前做早操,這時所有賣早餐的攤子都出來了。而今龍山寺前雖然時時人聲鼎沸,不過來往的卻多是觀光客,少了在此過日子的市民生活。

即便見到日本時代留下的龍山寺明信片,拍攝的角度都是龍山寺精美的傳統建築,也不見昔日艋舺人的生活記憶。

社會時尚的縮影

清代、日本時代的艋舺是臺北的商業精華區,臺北許多大戶人家都在此發跡。因此艋舺相較於其他地區是繁華而進步的,這點在招治阿嬤的筆下更為深刻。不管日本 時代或戰後,招治阿嬤畫中人物的衣著和裝扮,看起來都是當年最入時的模樣。像是《懶人購物》裡,女性穿的是洋裝也燙了頭髮,穿梭在艋舺的街道上,在戰後的 1940~1950年代,這些都是跟得上時尚品味的打扮。

在招治阿嬤的童年和少女時期,艋舺也是臺灣上流社會的縮影,許多名門豪族也都在此落戶。像是招治阿嬤母親的娘家「黃家」就是其一。而招治阿嬤畢業於日本京 都帝國大學法政系的舅舅黃啟瑞,還擔任過臺北市議會首任議長及兩屆臺北市市長。

由於舅舅早在1950年代即投身政治選舉當中,每逢選舉家族裡總要動員助選,女眷們就得到「競選總部」幫忙打點伙食。在《選戰後援部隊》當中,可以看見女 眷們揹著孩子備料,堆滿院子的雞、魚、青菜等食材,對照於現今候選人競選總部的景況,有著另一種古樸的趣味。

治阿嬤說,「用一枝禿筆,畫我一生說不完的故事,想給晚輩們留下一點我們這一代的記錄。」正是如此的精神,讓我們跟著招治阿嬤回到昔日臺灣人的生活記憶中吧!
艋舺黃家
清代開始,黃氏家族就因在艋舺地區經營「料館」的木材生意買賣而發跡。當時黃家最富盛名的就是清代女首富黃祿嫂。而招治阿嬤母親的娘家,跟黃祿嫂一系都屬 於同宗,目前位於臺北市廣州街265巷3號的黃氏大宗祠,則是當年黃祿嫂舊宅改建。在「艋舺記憶招治阿嬤畫作特展」,也有多幅畫作以黃家為主題,有興趣的 讀者可以在2012年7月29日前到臺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F特展室捕捉舊時代的回憶。


2015 .3.28 (週六下午二點)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將舉辦謝招治回顧展
期待台南鄉親們前往觀賞
猶記得----當年阿嬷在笑哈哈畫會發表圖畫家譜時
每週和畫友見面
昔日笑哈哈畫友將一週來的內容記錄公開發表
大夥兒集體欣賞討論
就這樣一日又一日一週又一週將家譜完成
記得那時有一位張爺爺輪住在子女家
每次住到省電的媳婦家都不方便開燈畫家譜
那個星期就會停筆一次








大家集體討論昔日舊俗和家庭往事
























女兒阿芸寫招治阿嬤

我媽媽小時候有在樂生療養院的宿舍住過 因為她的養父當時在那裏當警衛 因此她的畫作裡也可以看到當時療養院的模樣








寫給招治阿嬤

寫給招治阿嬤
一個母親畫圖,
她已經是世界的人,
她屬於社會,
[她自成一個學術機構]!

戰後台灣美術史的一段空白,
在完全追求西方主流價值和方向中,
奇蹟式的由她留下重要的文本給台灣社會了!

就在四月二日的前夕-----
我在夢中看到招治阿嬤來看我-----
她甩脫時常被推送的輪椅-----
騎著機車飛快的繞過我家巷子兩次-----
身上穿著火紅的上衣頭上飄著白髮-----
我了解她的靈魂終於遨遊在廣大的天際自由飛翔------

她的藝術也終於為台灣書寫了一部完美的篇章,

過去在國民美術課程中,
有一件最令老年畫家感到最挑戰的[圖畫家譜]作業,
每位畫友,須在一卷有如 清明上河圖的棉紙長軸上,
畫上自己從兒童到老年的一生故事。
沒想到招治阿媽不但不以為苦!
而且一口畫了三卷,一卷為自己少女成長史、一卷獻給同是養女的生母所出生的萬華望族黃家-------
第三卷則為她自己的養女生涯而畫。

過去年代,女性不入族譜,招治的美術行動,
無疑是具有前進思想,巧妙的為舊時代女性的價值和尊嚴立傳!
同樣和我出生於萬華的招治阿嬤 ~
在我們共同記憶的萬華老風俗/以及剝皮寮的種種回憶/
都是如今再也無法追憶的過往榮華煙雲.

而這些精采畫面,如今都在他她的畫作中鉅細靡遺的留下,
我們再也無法想像台灣還有那個鄉鎮的兒童有這種幸運,
能由一位當地出生成長的長者畫家,為他們留下圖畫的珍貴歷史 ?


她對社會和時事的關懷~也使他在九二一地震後隔週,立即發表畫作,表現他對社會最大的悲憫之心!

另一幅畫是關於,除夕年節的大樓社區,大多數居民回鄉,面對空空蕩蕩的北部社區,她又幽默的發表[大樓管理員]一作。
隱射自己遊蕩在無人門庭,
就像拿手電筒巡視社區的管理員!
而以[大樓管理員]為自畫像題材!
從招治阿嬤的藝術中,
提醒我們注意,
一個拋棄了中年人和老年人價值的社會,
會使社會的文化空無,
下一代人缺乏富於人性的人文培養,和本國在地價值認同,
 或許,我們可以說老年人是國家社會[文化的倉庫]也不為過,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招治阿嬤用了多麼巨大的力量,
在她初老的歲月起始,
認真的
招治阿嬤 !
鍥而不捨的繪畫精神 !
永遠代表著台灣女性的堅強韌性 !

招治阿嬤和笑哈哈畫會的夥伴們都是如今將近九十的長輩
也許他們如今不良於行今天無法前來
但他們近二十年來為下一代人留下的圖畫歷史
是全世界都不曾有過的老人美術運動
這都是他們留給台灣社會的一份永恆的獻禮


笑哈哈畫會招治阿嬤[圖畫家譜]上課筆記
共三捲

1. 圖畫家譜 (敘述家族的延革)萬華黃家台北老市長黃啟瑞大家族故事主要是紀念生母黃麵的身世
2. 養女的故事 (回顧自己的人生   謝招治的故事)童年時期第二次做養女~住在新莊樂生~紀錄養母一家和自己童年
3. 少女日記  (回顧我的人生)和表姊妹一同在台北都會區成長及就業的故事~記錄自己少女時代 ~為自己而畫

 lili 訊息
 昨日到萬華的剝皮寮去看了一場67歲開始學畫國畫,後半期多數都是跟隨著一位國民美術的倡導人--- 劉秀美女士學習將生命記憶中最深刻的影像畫出來,那是需要膽量的,而且用的是粉彩筆甚至油彩筆,阿嬤一直畫到84歲往生 看過她精致寫實的畫作 非常驚訝阿嬤竟能將腦海中過往生活的記憶有如照像般的呈現,我們這些四年級生看過她的畫作,感覺 她就像一艘時光飛船,載著我們回到童年 也回到二次大戰期間雖生活困苦卻是力爭上游的年代 阿嬤的畫中也有幾幅描寫日劇時代操兵練兵的狀況 一位60歲之後才習畫的人 讓我讚嘆她的功力 秀美老師也是我欽佩的近代奇女子 因為她懂得帶領女性 走出被綁縛的框框 也激發許多女性的藝術潛能 真是難得的良師


謝招治 C30長長的共用廚房 
民國四十幾年我結婚時住在萬華,分租了一間房間作新房,這是一棟很古老的房子,是土磚蓋成的平房,從舊街直通到新街,我們住的房子面向舊街,後棟的房子是面向新街,本來前後棟三、四棟相連相通的,但後來中間已經被堵死,前後棟不相通了。
我們房東有三戶房客,中棟房東也有三戶,大家共用一個長長的的廚房,廚房內房東用大灶燒木屑煮飯,其他人用烘爐,我後來才搬進來沒地方放烘爐,只好在空的大灶內放一個小烘爐來煮飯了.新婚的我廚藝上有一些問題時,房東太太會熱心的教我,煮飯時幾個女人聚在一起,話題特別多,廚房裡最熱鬧了。
C30 The Long Shared Kitchen
I lived in Wanhua after I got married in the 50’s. We rented an apartment as our new home. It was in a single-story old adobe building. It stretched from an old street to a new street. Our apartment faced the old street. The apartment in the back faced the new street. There were three or four buildings connected together. Later on, the space between the buildings was blocked so no one could pass though.

Our landlord had three tenants. The building in the middle also had three households. We all shared a long narrow kitchen. The landlord burned wood chips under a big kitchen stove to cook. The rest of us used charcoal stoves to cook. There was no place for me to set my charcoal stove because I was the newest tenant. Therefore, I put my small stove in the landlord’s big stove to cook. Since I was a newlywed, I wasn’t good at cooking. The nice landlord lady would help me whenever I had problems. The kitchen often bustled with noise and excitement when there were a few women cooking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