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明星婚禮]



七十四年六月三日禁煙節
在台北市武昌街一段七號
服務生和陌生客人很少上來的
[明星咖啡館]三樓
悄悄的進行一場婚禮
在舊黨外時期因助選而結識的我們那些年代
{文化黨羽}们用我們的方式消費[明星]
年輕時代的我們何曾想過[明星]如何能存活
只知道心內痛苦徬徨無依就撲向[明星]
只相信[藝術]是自己惟一生活方式
情感上只信任[明星]而不顧[明星]的死活
將心情交給明星取代家庭和家人
彷彿那兒就是[人生的保壘]
最過份的行動當然是偷偷上[明星]三樓結婚這件大事
三零年代文學型塑我们的一生
戒嚴時期無法暢讀[台灣史]的先生
醫學院三年級時重考歷史系
選擇最近的年表[中國近代史]研究
婚姻誓言是論述赤貧王船山和妻子躲山洞
共穿一條外褲輪流外出洞門
毛澤東裝乞丐流浪洞庭湖親作[田野調查]
早期加拿大傳教士抵淡水先為妻子割除子宮
專心宣教以免因子女而有私心
閱讀[威瑪文化]的德國知識份子質疑自己祖國的文明
以及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克爾希納~[橋派]建築系學生以自己的理想為生活方式
以自己的偉大謀生
也以自己的貧窮為傲
[明星]毫無抗拒的成為接納[幼虫時代]的我們之地
當年窮困的我们只能走向法院一途[公證結婚]
善批評的我們不甘被當年[黑暗法庭]的法官證婚
最終走向精神的母親[明星]
那天午後天有點雨[均窮]的我們避過午餐人多時間
先在附近文具店買一份現成的[結婚請帖]
鬼鬼祟祟上了人少的三樓
新郎新娘和兩位簽名的証人正在蓋章時
被上樓的服務生看到了
我們正內疚除了平日點一杯咖啡坐到天黑
以及肚子餓下樓買一塊麵包外從不點餐
還有如今這件更過份的行為
店家會忿怒連很昂貴的婚禮也利用[明星]解決嗎
正在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這下會被如何處置時
卻見服務生笑盈盈的端了一盆剛現做的蛋糕回來
並說老板娘發現三樓有人在舉行[婚禮]特地要師父
現做一個蛋糕慶賀
那個時代台灣那無怨無悔的文學
大概就是這樣寬容大度餵養出來的
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那個國度的[咖啡館]會做到這樣
因此對戰後在台灣出生的文學孩子
[明星]這兩個字好像是這生中最刻骨銘心的經驗

廖淑芳老師來訊:

晚上讀簡錦錐口述出版的"明星咖啡館",在書中讀到一則關於保存了二十年的明星蛋糕盒的故事,原來這是已在淡水推國民美術二十多年的畫家劉秀美的故事.
經歷過一次不愉快的婚姻的她,即使遇到相知決定步入第二段婚姻,仍不願張揚而低調地僅在明星咖啡館宴請幾位好友,因為服務生詢問為何不在飯店舉辦感到尷尬 的她和夫婿,不久卻得到老闆簡錦錐送上的祝福蛋糕,感動於這樣的祝福,讓忐忑的她份外珍惜,因而一直保留著這結婚蛋糕盒,提醒她勇敢迎向新生,直到二十年 後在一次畫展會場遇到簡錦椎之女簡靜惠--也是2004年明星重新開幕後的經營者.
簡錦錐及他和明星的故事已經十分動人,但讀到劉秀美這保留了二十年的蛋糕盒時更一舉擊中了我.記得剛到成大任教不久,某日從二手書店買到了這本劉秀美"淡 水味覺&國民美術悲喜劇",當晚原以為也只是當作睡前讀物略讀一下就要入睡的,沒想到翻開不久就被字裡行間強烈的生命力與故事吸住,透過她的筆和畫,她自 己的生命,也是畫家的母親陳月里的生命,以及她要推的國民美術的理念,像海嘯般將我捲入,那晚我不僅將書一口氣讀完,而且更因激動莫名,淚流不止而徹夜未 眠.
我並不完全明白究竟是什麼攫住了我,但我想因為她的書,我感到的是靈魂深處如聖靈充滿般迴盪的對"藝術"與"熱情"的痛切理解,那些畫裡有她親人臨終時刻 在床榻的陰黯圖像,有她的國民美術班老學生們日治時代上課教室裡課桌椅的記憶,我想起到晚年才因參加長青班發現自己繪畫樂趣的母親,她們一整代人的童年與 可能擁有的美好,究竟如何被時代與她們自己給貽誤與遺忘,我還想起許許多多自己以為早已遺忘的記憶......
識字至今,能讓我讀到徹夜難眠的書不多,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大四讀司馬遷史記,只因興味盎然於項羽本紀及余英時(吧?)論鴻門宴座次的一篇論文,在翻來覆去 地比對及重看中,完全沒察覺夜已多深,待讀到差不多抬起頭時,見天色已亮,心中竟油然生出一股對歷史與知識真理無比寧靜莊重的敬畏之心.
而劉秀美這本"淡水味覺&國民美術悲喜劇"則是另外一種心情,如果讀項羽本紀是知性的敬重,讀這書則完全是感性的觸發,不論那一種,那種撼動都是深刻無比的.
為此,謹記下這一刻.不僅為劉秀美和她美麗的書,也為留下許多歷史見證的簡錦錐和他的"明星咖啡館".


後記:
 ~當年到明星咖啡屋三樓客人較少,我們從文具店買了現成的結婚証書,約了老友徐慧敏/謝德錫/李欽賢夫婦和孩子,請三人做證人,偷偷摸摸進行婚禮~當時明 星只有老闆娘在櫃台,她是許多人暗戀的佳人,大大黑黑圓圓的眼睛,總是坐在木梯下,老明星時代的櫃台邊,~服務生沉默不語,但下樓,偷偷告訴老闆娘,三樓 有人辦婚禮~不一會兒~忽然有人端來一籠很大的奶油蛋糕,上面裝飾著鮮豔欲滴的紅櫻桃 ~簡楨沒採訪直接寫,有很多細節,未提及,這就是早期明星咖啡屋的濃郁人情味,當年是黨外時期~窮文人的我們不願意去國民黨的法院公證結婚 ~大家又以明星為家~日夜寫作只買一杯咖啡夜深才回家 ~就想了這個最經濟的點子
當年的明星 ~是只有半邊店 ~後來才擴通隔壁~ˋ成為現在這樣~我們如果去明星 ~就會請樓下騎樓擺攤的周夢蝶一起上樓~他每次都把桌上的整罐方糖丟入咖啡杯中~補充熱量~而且和大家說如果感覺快死了只要吃一碗牛肉麵就會活過來 2021年2月6日傍晚,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超過70年歷史的明星咖啡館。(張哲生 攝) 1949年,一個18歲的建中畢業生與6個年紀比他大三輪的俄羅斯人,在臺北市武昌街開啟了「明星」的璀璨歲月。 故事要從更早說起。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革命,一位出身貴族的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艾斯尼(Elsne),跟著軍隊奮戰不敵之後,一路輾轉流亡到上海;此時他的同鄉布爾林於上海霞飛路7號開設「明星咖啡館」,後來艾斯尼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年僅18的簡錦錐先生,結為忘年之交,且跟幾個俄國同鄉,包括布爾林在內,於1949年在臺北武昌街一段7號合作經營「明星西點麵包廠」,並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 「明星」名稱是從其俄文店名「Astoria」而來,「Astoria」是俄語「宇宙」之意,明星正是星海中最美麗的那顆星。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只靠著販賣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著明星麵包店的俄式麵包與西點,以異國風味吸引著臺北人。每天下午四點、五點,不少外國使館與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回去,蔚為奇觀。加上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時常造訪明星品嘗家鄉味,她每回必嚐的是「俄羅斯軟糖」,這可是當年俄國皇室御用的點心。這些故事都讓明星咖啡館增添不少神秘的傳奇色彩。 明星咖啡館一開始吸引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達官、商人,絡繹不絕,畫家們像是郎靜山、陳景容、楊三郎、顏水龍也常到此聚會。到了1959年,詩人周夢蝶在咖啡館樓下騎樓擺起小小的書攤,引來一些愛好文藝者聚集。往後21年,這裡成了動人的臺北文學傳奇。 時光雖匆匆,但至今還是不少人記得騎樓下的消瘦黑衣詩人。書攤營收有限,詩人曾一度餓昏倒地,簡先生伸出善意援手供他熱食,傲骨詩人卻堅持自己買單。只能喝得起一杯咖啡,或許太苦,也或許為添增飽足感,周夢蝶於是加了8顆方糖,這杯咖啡最後是苦是甜,只有詩人肚裡分明。從此,開啟了明星咖啡館與作家的相知相惜。 許多人在騎樓下買書之後,到二樓的咖啡館喝杯咖啡、閱讀,有時也和周夢蝶一起聊聊。有冷氣的咖啡館環境比家裡好得多,初初嶄露角的年輕作家流連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日,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在明星咖啡館誕生;《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 裝潢帶有古樸歐風風采的明星咖啡館,彷彿是近代臺灣的文學沙龍。白先勇說:「臺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面對一屋子眾生群像。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小說「臺北人」所描述的一個個鮮活臉譜,是否其中有乞靈於穿梭過明星咖啡的身影?還有作家將明星咖啡館當作第二個家,例如初為人父的黃春明,就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 80年代,臺灣經濟逐漸起飛,股票高漲至一萬二千點。全民炒股的熱鬧反而成了明星咖啡館熄燈的主因。簡錦錐回憶道,當時股票族佔據了所有的桌子,作家反而找不到位置坐。再加上自身體力日衰、女兒旅居外國後續無人接手,從1949到1989長達40年,明星咖啡這閃亮的臺北之光,暫時熄滅了。咖啡店關門了,但一樓的麵包廠依然在,二樓空間則租予「居仁堂素食館」。 麵包店的經理說,這15年間,不斷有客人跑來要喝咖啡,老顧客頻頻詢問不是說休息3年嗎?怎麼一晃15年過去了,依然不見咖啡館蹤影?直到2003年一場火災後,在舊日粉絲連署奔走下,咖啡館浴火重生,簡錦錐的女兒簡靜惠自美返臺,重新打造明星的光采。 老闆簡錦錐說,白俄羅斯人於1958年時曾經動念將明星賣掉、結束營業,或許因為位於城隍廟正對面,在中國習俗裡是正沖,一賣兩年沒有人敢買,方才持續營業。1989年明星咖啡謝幕,原以為這個號稱「臺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40年的傳奇篇章,就此逐漸淡出臺北人的記憶。 但也或許因位於廟前亦得神佑,大火一場只是虛驚,煙燻明星,反而帶來了再生的機會,也讓眾多文人想起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眾多桌椅有的送給客人,多數借放至埔里寶岩寺的倉庫裡,一放十多年。直到九二一埔里逢大難,該寺幸運安然無恙,倉庫裡的老家具們依然安好。或許,正是時候到了吧,加上火災挑起了機緣,明星咖啡館在眾人的期待下復活。 2004年5月,消失15年的明星咖啡館重現臺北了。 現在的明星,試圖重建當年的原貌,用的是老桌椅,開心迎進老客人、新客人。屋裡隨處拾起,都是一塊塊的歷史拼圖,拼湊起60年來的歲月。 依然羅曼蒂克,依然燈光溫柔,看著明星咖啡館,簡錦錐笑言,這裡是相親好地方,暫停的時光並沒有造成任何的距離。 然而,有些時代、有些世代已經走遠了。老客人回來點上一杯咖啡,追憶似水年華,也有祖父母帶著孫兒,來到他們年輕時駐足的地方,讓故事一代代延續下去,新的世代創造著新的時代。 而當年的少年家常客,有不少已是文壇或藝壇巨擘,他們也回來明星舉辦活動。如林懷民、陳若曦等人,在復業後的明星三樓不時煮咖啡論劍。文藝青年兩鬢已班白,但豪情不減當年,也讓文學氣息再度與咖啡香相遇。 或許,味道會有點不一樣,但重新點上燈的明星咖啡館,已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延續再延續⋯⋯ 明星的歷史沿革: 1917 俄國發生「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身為皇室貴族顛沛流離哈爾濱,三年後輾轉到上海法租界。 1920 白俄人布爾林洛維赤(Petter Noveehor)於上海霞飛路(今淮海中路)開設「明星咖啡館」。 1949 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隨國民政府來台,相識台北人簡錦錐,並於北市武昌街一段5號開設「明星西點麵包店」,當時為西門町唯一的西點麵包店,轟動一時,也深受前總統蔣經國夫婦喜愛。 1950 於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成為當時外國人首屈一指的西餐廳,尤其是俄國人蔣方良女士,更愛於此會見俄國人士,一解鄉愁,回味俄國料理。聆聽家薌音樂。 1952 韓戰停火,由於台海情勢未明,布爾林等人移民至澳洲等地以躲避共產黨威脅,明星股權首次重組。 1959 明星詩人周夢蝶先生,周夢蝶開始在明星一樓賣書,所賣書本包含詩集、哲學、經濟、散文、小說等,甚至還包含大陸禁書,吸引不少文學同好,逐成風氣。 1960 房地產權移轉,明星股權二次重組。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定期於明星咖啡館聚會。 1966 《文學季刊》創刊,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等人時常在明星三樓校稿討論內文,黃春明之子國珍甚至被稱做「明星之子」。《看海的日子》因而誕生 。 1980 周夢蝶先生因胃病開刀結束20年來在明星一樓的書攤生涯。並轉至2樓明星咖啡館繼續與文學愛好者聚會。 1989 明星2樓咖啡館暫時停業。 2003 明星二樓素食店發生大火,所幸沒有發生重大災情,經媒體批露後,許多老客人紛紛來電關心。 2004 重新開幕,2004年5月開始試賣,7月盞燈再現,邀請台北市長馬英九及文壇重量級作家,如周夢蝶、黃春明、龍應台、林懷民、隱地、羅門、蓉子、陳若曦、李瑞月、劉秀美、楚戈…等人出席開幕茶會,各家媒體相爭報導此一盛況,並確立了明星咖啡館為文藝沙龍的地位。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沒有明星,即使後來有雲門舞集,也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2009 明星60周年慶暨創辦人簡錦錐先生新書《武昌街一段七號》發表會。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哇~~看那個新娘的鼻子我才認出是誰的婚禮, 恭喜兩位, 其實現在的長相比那時候更添味道.

匿名 提到...

雖然簡單也蠻浪漫的。是小白免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