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邱麗卿 寫 [國民美術]

文/邱麗卿
「國民美術」新名詞

藝術創作有沒有標準?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從事創作?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算是好作品?源自生命情感的藝術品,往往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被過度神聖化,甚至產生可 望不可及的距離感。「國民美術」新名詞,在充滿朦朧感的「美術」前,冠上具有親切感的「國民」二字,企圖讓觀眾放下自謙的心理,在看畫賞畫之餘,更參與繪 畫的創作過程。

繪畫創作一點也不崇高,所以繪畫的過程一點也不困難,沒有太多的錢買油彩和畫布,那就準備蠟筆一盒和畫紙一張;沒有學過繪畫技巧,那就跟著老師從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線條畫起;不知道該畫什麼樣的內容,那就從自己的五官和手、腳畫起。

國民美術不預設藝術創作的標準,不限定創作者的資格,更不斷言作品的優劣,只是一再鼓勵畫友,畫出自己所要說的話。因為每個人都有藝術創作的潛力和渴望, 只是被外在現實環境壓抑住,不得已關了心門,或者失去了表現的勇氣。更因為每位「生活專業者」所畫出的都是自己生活上的親身體驗,雖然稱不上美學主流所說 的傑作,其獨一無二的特質卻是沒有任何傑作所能取代的。

國民美術的推手——劉秀美

國民美術重新喚起天賦的繪畫能力,也重新正視這項老一輩人在戰亂中或窮苦中所無法享受到的權利,和現代人在扭曲的教育制度下被犧牲的創作樂趣。劉秀美是推廣國民美術重要的人物,沒有受過美術教育的她,對於繪畫創作完全是自己摸索的,而美術的基因可以說遺傳自她的母親。

劉秀美在《淡水味覺&國民美術悲喜劇》(玉山社)一書中提到,從小生活雖然貧苦,但是她的母親有時候湊足了零錢,就帶著的他們乘坐公車又換火車,到基隆的 港口看海,並且常常提議要尋找一種顏色,這個遊戲可以從基隆所有委託行的衣料,一直找到海鷗在飛翔的天空,這種超脫痛苦的訓練經常在她的童年演習著。

五、六歲時沒錢買繪畫用具,於是就到紙廠撿些紙邊做紙娃娃,再和同學交換白紙,蠟筆則是參加比賽得來。初中學油畫,是爬到頂樓,遠眺老師上課情形學來的; 買不起油畫材料,就用王樣水彩不加水練習,所以她的第一批油畫作品,畫筆是自己綁的,畫布是找塊白布自己弄的。她的觀念幾乎都是從看書、看電影得來的,為 了讀書,常常在重慶南路上站著看一整天的書,或是跑到當時唯一蒐藏美術書籍的道藩圖書館找繪畫線索。而小時候拾荒賺來的錢,主要是為了買票看電影,像是卓 別林的電影,就讓她體悟到貧窮中的生活樂趣。

1951 年出生的劉秀美,經歷過貧窮的底層生活,但是她很感謝的是,接觸美術後的生活改變,按照當時的生活環境,她本來會因為生活到工廠做事,而變成一名以勞力謀 生的女工。但是美術卻將她帶往另一條路,成為一位職業畫家,定期發表她在生活觀察中所畫出的作品,雖然生活中偶有挫折的發生,但是她從不放棄繪畫。 1993 年的第一次個展後,因為投入教學的緣故,直到2004年3月才在清大辦第二次個展。劉秀美認為美術的力量改變了她的生命,所以她要與大家分享這股力量,並 且藉由國民美術的推廣,整理屬於台灣土地的故事,重新給予藝術不設限、受重視的位置。

國民美術的教學旅行

國民美術的推廣可以說是一趟旅行,首先從1992 年開始,劉秀美與其母親陳月里和畫家周邱英薇三人,以「流動老人美術學校」的方式,走遍台北縣29個鄉鎮,讓一生下田耕種、拿慣鋤頭的老人家,改拿畫筆, 顫抖地畫下他們生命最重要的事物。第一次的實地教學經驗,不僅增進劉秀美對該地區老人群體的了解,並累積了相當難得的第一手田野資料。

1995 年第一個國民美術畫班誕生,這年劉秀美在全景社區電台開講「國民美術」兩個月,並且從空中叩應(Call in)接受了數十位長者的報名,在電台社區工作室的地下室開辦了一個流動老人的美術學校。之後,劉秀美積極推動國民美術,並鼓勵成立畫會,畫會由畫友自行 運行,採行類似合作社的方式定期繳款,並定期畫畫、討論。

1999 年台北縣汐止社區大學首先將「國民美術」納入教育學程,因為國民美術的教學理念,鼓勵畫友將日常生活事件帶入美術創作中,正好呼應汐止社大的創校宗旨;國民美術也因為這樣,打開和學院教育對話的窗口。

2003 年大稻埕美術館成立,成為國民美術固定而公開的活動總部,美術館除了定期推出展覽外,還提供免費的教學活動,每個檔期並舉辦兩場「民眾論壇」,開放相關議題的討論,並且增加民眾與畫家的對話空間。

2004 年4 月劉秀美在淡水社區大學開設的「亞洲婦女國民美術」課程,獲得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評選為「人文與生活藝能課程類」優良課程獎。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國民美術 終於獲得正式的肯定,但是知道的人還是太少,能享受美術創作所帶來的喜悅的人還是不夠多。儘管目前主要的推動者只有劉秀美一人,但是她卻一點都不擔心,因 為她的目標清楚而明確——去最沒有美術的地方找美術,讓生活的第一現場,例如廚房與客廳,變成美術的第一現場;使婦女的角色更多元,不單單是母親或妻子, 還是改革生活、提升生活品質的美術家。

亞洲、婦女與國民美術

婦女問題一直是國民美術關注的焦點,而且近年來外籍新娘的引進,劉秀美更希望讓在地婦女和外籍婦女之間,建立僱傭關係之外的朋友關係。女性長久以來扮演服 從的角色,一直缺乏表現自己情緒的舞台,何況是因為生活窮困、不得已跨海來台的外籍女性,更是被迫成為消聲的一群,所以同樣擁有纖細、柔弱身體的女性群 體,應該互相協助,不僅僅是給予同情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彼此鼓勵,從了解女性角色中,認同自己的家園,成為改造生活的行動家。

西方人眼中的亞洲,一直以來被想像成是弱勢的女性,所以被迫灌輸「進步」的西方文明,甚至部分亞洲群體竟然也像中毒似的,一味稱頌西方文明的美好,亞洲美 術無法避免的,籠罩在西方的文化霸權之下,也漸漸迷失自己的方向。全球化風潮吹起,資訊科技無國界的擴散,西方美術理論也理所當然的入侵腦細胞,面對大師 級的主流論述,在地的美術研究者是該照單全收的跟隨,還是該保持距離的冷靜思考?在地性的思考絕不是本位主義式的抱著私利不放,而是試著從母親的土地追尋 遺忘的家國記憶,認同自己的文化與藝術,重拾亞洲國度的尊嚴和自信。

劉秀美所開設的「亞洲婦女國民美術」課程,即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除了讓每個人都可以畫畫外,更要畫出屬於台灣土地的誠懇滋味。課程包含上下兩個學期, 上學期是18 堂的基礎課程,包括「奔放的線條」、「色彩的語言」、「動感素描體驗」、「實驗美術產業創作」、「另類生日宴」、「家庭照相本設計」等。不論畫友是否具備 美術基礎,一切的教學從最基本的「視覺」感官開始,首先蒙住雙眼從事創作,在失去視覺的同時,不僅體認到視覺的重要,也感受到觸覺的敏銳。線條與色彩是繪 畫的兩大元素,「線條的20種人格和表情」,就足以讓學習者絞盡腦汁,同時發覺線條和色彩的豐富性,也達到初步的練習效果。「觀察」是繪畫的基本功,於是 「動感素描體驗」就是要快速地「捕捉剎那間的形體和瞬間的結構」。身體、風景主題式的實物實地觀察與體會,進入完整性的寫生訓練。從自己的身體到親人的身 體的速寫,由身體進入到心靈世界的想像創造,在家庭裡引起美術話題,增進彼此交流,將空間向外擴大至社區的環境繪畫,將時間拉長至家庭史、社區史的描繪, 不只關心自己也關心外在的生活環境,促進人際關係的和睦。

下學期的課程是上學期繪畫經驗的綜合呈現,每個人用超過十呎長的宣紙,用捲軸的形式,描繪從女性角度出發的「圖畫家譜」。淡水社大國民美術的學員大部分是 媽媽級的婦女,第一次使用毛筆畫圖是項挑戰,而面對尺幅巨大的畫面,該畫什麼樣的主題、該如何構圖,這又是另一項挑戰。在種種挑戰中,她們克服心理的障 礙,不只敢畫,而且畫出令人動容的故事。從生命的誕生、童年的長成,到後來的接受教育與工作、結婚,在共同的生命舞台中,搬演不同的人生故事。例如學員中 唯一的母女檔,母親是童養媳,小時候被人用一籃糕餅換來,但是所幸頗受養父母的呵護,女兒面對母親這樣的身分,更加疼惜母親的際遇。透過國民美術的課程, 婦女的眼光不只關注家人,更望回自己的身上,用繪畫鋪成自我生命史,一筆一畫勾勒出生命的原型,表達出細膩的情感與深刻的感謝。然而這捲畫軸不單單是個人 生命的呈現,也道出了家族的故事,更反映出大時代下的社會脈動。

台灣本土新藝術

「每個人都可以畫畫」,這不只是口號,更是事實。國民美術的推動,讓一般人對美術的畏懼感消失,重新找回藝術創作的樂趣,更在繪畫的樂趣裡豐富生命的精采 度;而生命精采度的綻放,又感動了身旁的親人和觀畫的旅人,層層影響震盪中,看見「真實生活」平淡而雋永的價值。我們無須過度神化國民美術的地位,而且默 默從事藝術工作者也不只劉秀美一人,只是劉秀美數十年來對美術近乎宗教信仰的熱忱,和畫友們長久以來神采奕奕的誠心讚美,讓我們無法忽略這源自民間、用之 民間的國民美術。

甫上任的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為提昇視覺環境的美學品味,和健全藝文生態,提出「公民美學運動」理念,希望能培養具有文化自覺意識的文化公民。文化政策「公 民美學運動」的提出,提供民間發聲的「國民美術」什麼樣的契機?「國民美術」的教學實例又帶給「公民美學運動」怎樣的施行啟示?總括而言,「國民美術」與 「公民美學運動」同樣為實踐社會的美與善而努力,不同的是前者是來自民間美術教學的真實個案,後者目前是政府推動生活美學的政策理念。而政府如何透過公民 美學運動的推行,進一步與民間資源作妥善的連結?或者民間單位又如何利用新政策的文化資源擴展美術理念?這些都是有待日後探討的問題。但是不論如何,國民 美術在十多年的努力下,用繪畫的方式,讓最沒有聲音的基層民眾開口說話,使被隱形的邊緣群眾充滿自信的現身,所以國民美術應該堅持保有本來的獨立性與理想 性,不用削足適履的勉強與政策接軌,因為國民美術的真正的社會價值始終發生在體制外,也唯有不改初衷的單軌前行,「去最沒有美術的地方找美術」,才能精神 勃勃的建立屬於台灣的本土新藝術。